•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築牢“文化魂”

2019-06-04 15:57:00
來源:西部網-陜西新聞網
字號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指出:要在實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時,注重發揮好德治的作用,推動禮儀之邦、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社會建設相輔相成。

  振興鄉村,文化先行。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也是民族的靈魂。優秀的鄉村文化能夠提振農民的精氣神,能夠增強農民的凝聚力,能夠孕育良好的社會風氣,能夠為億萬農民帶來豐厚的精神文化滋養。很多風俗習慣、村規民約等具有深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至今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曾明確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提高文化自覺,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築牢“文化魂”。鄉村振興的核心,也就在於文化振興。通俗點來説,若是沒有文化的振興,物質再發達的鄉村也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豐富鄉村文化內涵,已經成為了時代呼喚、民心所向。當前,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文化發展愈顯滯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築牢“文化魂”。

  增加文化供給,豐富文化生活。文化是重要的民生,對農民而言尤其如此。從各地現實來看,相對城市豐富的文化設施和多彩的文化生活,鄉村文化設施的確比較薄弱,文化活動比較匱乏。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僅要大力改善經濟條件,還要活躍鄉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補齊農村文化這塊短板。增加文化供給、豐富文化生活,也已經成了推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客觀要求和有效途徑。

  提升農民參與感、幸福感,讓鄉村文化多一點“泥土的芬芳”。農民是農村振興的主體,也是農村振興的受益者。鄉村文化如何建設,村民最有發言權。這就需要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調動億萬農民參與鄉村文化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援和積極參與鄉村文化振興的濃厚氛圍,讓鄉村文化多一點“泥土的芬芳”,多一點“時光的味道”。

  文化興鄉村興,文化強鄉村強。鄉村文化振興既是解決城鄉文化發展不平衡和農村文化發展不充分的戰略選擇,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和必要保障。事實上,繼承好、弘揚好、延續好傳統文化,既是文化進步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不斷豐富鄉村文化內涵,把鄉村文化振興貫穿于鄉村振興的各領域、全過程,以鄉土文化溫潤鄉村“精氣神”,鄉村將煥發更多生機和活力。

[責任編輯:賈若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