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五問鄉村振興,給你最權威答案

2019-06-04 13:50: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編者按: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新時代的中國,越來越多美麗鄉村的畫卷鋪展在希望的田野上。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策動了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快馬加鞭之勢。關於鄉村振興,需要了解哪些重要問題?2019年第11期《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給你最權威的答案。

  為什麼要提出鄉村振興戰略? 

  總書記説: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來把握和處理工農關係、城鄉關係。

  “學習筆記”注: 

  工農關係、城鄉關係不是小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實踐進程充分證明,我們對工農關係、城鄉關係的把握是完全正確的,也是富有成效的。同時也要看到,新時代工農關係、城鄉關係面臨著新的問題,同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城鎮化相比,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步伐還跟不上,“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問題比較突出。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將之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通過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

  如何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總書記説: 

  農村現代化既包括“物”的現代化,也包括“人”的現代化,還包括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我們要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併推進,實現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

  “學習筆記”注: 

  根據“木桶原理”,如果農業農村沒有實現現代化,就像木桶的短板一樣,將會導致整個國家的現代化難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如此之重要,我們又該如何去推動實現?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不僅要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同時還要進一步創新農村社會治理,為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創造更為安定、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實現“物”和“人”的現代化。另外,要把農村現代化與農業現代化一併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使二者同步推進、相得益彰,讓億萬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實現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

  新時代的美麗農村會是什麼樣? 

  總書記説: 

  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個字”的總要求,反映了鄉村振興戰略的豐富內涵。

  “學習筆記”注: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今日之中國,農業農村的變化已遠遠超出了當年的想像,那麼,新時代的美麗農村會是什麼樣?且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個字”總要求↓↓↓ 

  “産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只有産業興旺了,農民才能有好的就業、高的收入,農村才有生機和活力,鄉村振興才有強大的物質基礎。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現在不少城裏人之所以嚮往農村,就是因為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可以緬懷鄉愁的味道。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緊迫任務。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既要看農民口袋裏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必須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主要目的。農民沒有富裕起來,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要千方百計保持農民增收好勢頭,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準,讓億萬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如何處理好這四個關係? 

  總書記説: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注意處理好以下關係。

  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係。

  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係。

  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係。

  增強群眾獲得感和適應發展階段的關係。

  “學習筆記”注: 

  在這篇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從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的高度,從我國農業農村的實際出發,明確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注意處理好的四個關係,為我們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

  從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係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既不能盲目追求短期成效,也不能超越現實盲目大幹快上。要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成。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定力,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想在前面,防止走彎路、翻燒餅

  從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係看,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在實踐落地,必須充分考慮我國農村地域遼闊、鄉村間差異迥然、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等現實特徵,發揮億萬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振興舉措,不能一個模子套到底

  從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係看,必須著眼解決農業農村發展深層次矛盾,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還要更好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援、市場監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堅守改革底線,決不能犯顛覆性錯誤

  從增強群眾獲得感和適應發展階段的關係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能脫離實際,盲目求多求快、求大求全,更不能搞形式主義和“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要合理設定階段性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如何發揮黨在鄉村振興中的領導作用? 

  總書記説: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級黨委和黨組織必須加強領導,匯聚起全黨上下、社會各方的強大力量。

  要把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方向,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性質,發展新型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

  要充分發揮好鄉村黨組織的作用,把鄉村黨組織建設好,把領導班子建設強,弱的村要靠好的黨支部帶領打開局面,富的村要靠好的黨支部帶領再上一層樓。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要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鄉村創新創業。

  “學習筆記”注: 

  如何發揮黨在鄉村振興中的領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好政治方向、建好基層組織、創新人才工作。具體來説——

  把好政治方向。農村改革不論怎麼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糧食生産能力改弱了、把農民權益損害了。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性質,發展新型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

  建好基層組織。“村看村,戶看戶,農民看支部”,要把鄉村振興作為“一把手”工程,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打造一支高素質帶頭人隊伍,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堅強戰鬥堡壘。

  創新人才工作。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為推進鄉村振興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責任編輯:劉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