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在紅土地上這樣談“心”

2019-05-27 10:17:00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字號

1

  2019年5月20日至22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這是習近平在紅軍烈士後代、退伍軍人孫觀發家,同孫觀發一家和當地鎮、村幹部拉家常,詳細了解老區人民生産發展和生活改善等情況。

  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中央紅軍長征從這裡集結出發,廣大人民群眾與黨同心,用鮮血打拼出一番新的天地……

  江西,是一片洋溢紅色熱情的紅土地。這裡蔬菜産業興旺,新農村快速發展,村民過上了紅火的日子……

  江西,是一片釋放紅色活力的紅土地。這裡有新技術、新産業,結構在調整、産業在升級、動能在轉換,人們以高昂的幹勁迎接更“紅”的明天。

  在這片紅土地上調研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實地走訪,察看人民群眾生活的變化。

  新的奮鬥,要不忘初心;新的生活,要裝著民心;新的發展,要抓緊核心。這一次江西之行,亦是一次交“心”之行。

12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在贛州市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會見於都縣的紅軍後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

  新的奮鬥,要不忘初心

  5月20日下午,習近平轉乘火車來到江西省于都縣。于都縣是一片紅土地,因為這裡是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集結出發地,是贛南第一塊紅色根據地、第一個紅色政權誕生地。

  “我們不能忘記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記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繼續高舉革命的旗幟,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今年正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站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的紅土地上,習近平的講話倍加振奮人心。

  1934年10月,中央機關、中央軍委和中央紅軍主力8.6萬人集結于都,進行戰略轉移。為了隱蔽意圖,避免敵機轟炸,紅軍戰士連續多天架設臨時浮橋,晚上渡河,早上再拆掉浮橋,不留痕跡。當時30萬于都人民不僅與紅軍一心,共同保守秘密,還鋸下家中的房樑、卸下門上的門板,傾盡木材,讓紅軍用去搭浮橋。

  習近平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見到9位紅軍後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與他們握手,詢問他們的年齡,動情地説:“飲水思源,我來這裡也想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中國共産黨要不忘初心,全中國人民要不忘初心,不忘我們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忘我們的革命前輩、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們的父老鄉親們。”

  聽著習近平的關懷與問候,85歲的李燦美老人不禁擦拭了一下眼角。他的父親叫李晉錄,1933年參加紅軍,1934年在福建作戰時犧牲了。

  不忘初心,方能堅定前進信心。

  今天,中國人民用鮮血和汗水建立的新中國已經走過70年征程,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當年,中國共産黨人、紅軍戰士用堅定的信念寫就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如今,我們更應用堅定的信心繼續前行。

  習近平在離開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時,勉勵大家:“現在是新的長征,我們要重新再出發!”

1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深入贛南老區考察調研。這是習近平來到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親切看望老區群眾。

  新的生活,要裝著民心

  革命戰爭年代,于都父老鄉親們傾力相助中央紅軍,如今國家發展了,老區人民生活怎麼樣?習近平十分關切。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5月20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于都縣梓山富硒蔬菜産業園,他一邊聽著園區人員介紹當地的蔬菜産業發展情況,一邊拿起桌上的蔬菜細細察看。

  “中國共産黨的初心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黨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後的日子會更美好。”

  其間,習近平與勞作的鄉親們親切交談。鄉親們告訴他,在這裡工作,離家近、也能賺得到錢,學到了技術、還能照顧家裏。鄉親們臉上挂著的笑容,何嘗不是他們日子的模樣……

  那天下午,習近平還來到梓山鎮潭頭村。

  從空中俯瞰潭頭村,高低不一的白色小樓房錯落有致,樓房之間,少不了幾灣池塘,樓房屋前,綠植掩映。圍繞在它們身後的,是一片片現代化農業大棚。再往後看,山嶺聳立,綿延四週。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景象,一幕勝過一幕,一天好過一天。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醒目地寫在紅色雕塑上。

  習近平到紅軍烈士後代、退伍軍人孫觀發家中做客。走進廚房,打開冰箱,看到了擺放的雞蛋;走進洗手間,乾淨衛生,墻上挂著熱水器;走進臥室,床舖被褥整潔;堂屋墻上貼著的大大小小的獎狀,更是全家人的驕傲。

  最是真情暖人心。

  孩子上學好不好,就業工作好不好,生活條件好不好……習近平一句句仔細地問,一點點耐心地聽,想的是老百姓心裏的貼心事,説的是老百姓的家常話。

  為民著想,為民做事。這是習近平心中所想,也是他常常叮囑黨員、幹部們的“為民之心”。離開村子時,鄉親們難掩激動,向總書記問好,與總書記話別。

1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在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了解贛州稀土産業發展情況。

  新的發展,要抓緊核心

  習近平調研考察江西的第一站是贛州市。他走進當地企業,了解生産經營情況,還有當地的稀土産業發展情況。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在電子資訊、航空航太、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是現代工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顯示,中國擁有較為豐富的稀土資源,稀土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並承擔著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可以説,中國稀土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高技術産業發展提供著重要保障。

  合理開發、充分使用稀土這樣的“核心”資源,離不開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核心技術。

  “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核心技術,才能生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産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要緊緊扭住技術創新這個戰略基點,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搶佔行業發展制高點。”

  習近平對於核心技術的高度重視,不僅一如既往,放之於“中部地區崛起”這個重要佈局中,更是意義非凡。

  5月21日下午,在南昌召開的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出了8點意見。不論是“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還是“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都離不開如稀土這般的“核心”資源,更離不開我們自己的核心技術。

  當前,國際形勢日趨錯綜複雜,習近平點明要義:“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統籌研究部署,協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

  3天時間,輾轉江西多個地方,調研多個領域,主持重要會議,提出重要意見……著眼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習近平説,“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