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沒誠意,來也白來,談也白談

2019-05-16 19:20:00
來源:“陶然筆記”
字號

  中美第十一輪磋商結束後,局勢變得很快。

  中方這邊,在會談後重申原則立場,駁斥美方所謂“倒退”的指責,首度公開三個核心關切。

  除此之外,中方最近密集發聲,火力十足。比如《新聞聯播》裏全網刷屏的那段“國際銳評”,比如《人民日報》署名“國紀平”的文章《任何挑戰都擋不住中國前進的步伐》。

  這裡表達的立場十分明確堅定——

  如果有人繼續無視磋商的平等互利原則,心存僥倖覺得極限施壓管用,那麼中方也沒有任何其他選項,只有反制這一條路。

  美方那邊,一方面加徵關稅的棒子還在揮舞,另一方面,美國各個行業和資本市場對美方的極限施壓舉措反應異常激烈。

  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消費技術協會、服裝鞋襪業聯合會、大豆協會等多家行業協會13日發表聲明,反對美國政府當天公佈擬對價值約3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清單,並敦促美中經貿談判儘快回到正常軌道。

  由於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以及中方出臺反制措施,美國股市13日出現暴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當天大跌2.38%,創今年1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下跌2.41%,納斯達克指數下跌3.41%。

  又想施壓,又忌憚國內激烈反對,美方態度頗有些首鼠兩端,自相矛盾。

  這一邊,美方不停對外發聲,説是“中國的經濟不太好,中方十分渴望與美方達成經貿協議”。在經歷了這麼多輪的磋商和較量後,還説這種誰更渴望達成協定的話題,挺無聊的。

  那一邊,美方談判團隊核心成員之一的財政部長姆努欽,説是“美中經貿談判仍在進行當中,他正考慮何時前往北京繼續談判”。

  據路透社14日報道,美國財政部發言人稱,美國財長姆努欽計劃近期前往中國進行經貿談判。

  不過,中國商務部16日回應稱,“中方不掌握美方來華計劃”,這個回應令人浮想聯翩。

  局面該怎麼看?簡單説上幾句。

  首先,美方現在重申繼續磋商也好,強調中國經濟不好也罷,都還是從提振美國內資本市場信心的角度出發,護市的考慮更多一些。

  到目前為止,美方一邊説要談,一邊又小動作不斷,破壞談判氛圍。

  美國當地時間15日簽署一項緊急狀態行政令,禁止美國企業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所生産的電信設備。這個舉動被認為是為禁止美企與中國公司華為的業務往來做準備。

  看不出美方有什麼實質性談判誠意,反而是極限施壓手段還在延伸。

  其實,談到這個時候,彼此是個什麼態度,底線在哪,不僅中美心知肚明,全世界也看得很清楚。

  在第十一輪磋商之前,在美方製造的那種極限施壓氛圍下,中方依然頂著壓力履約赴會,去參加這場“鴻門宴”。

  這個舉動釋放出來的談判誠意,已不可能更多。

  但是,中方誠意並未得到積極回應,恐怕有些人還覺得中國軟弱可欺。

  理智的溝通既然打消不了貪婪,那麼只有採取另外的辦法來講道理。

  其次,美方如果無視中國的民意,恐怕不會再得到中方有效回應。

  美方又説要來磋商,也在炒作大阪G20元首會晤的話題。

  要我看,如果美國沒有新的實質性行動,那麼來也白來,談也白談。

  中方在第十一輪磋商後,首次提出三個主要關切,其實也是在向美國,向世人劃出自己的“紅線”。

  這是底線,是中國政府的立場,更是中國的民意。

  如果不取消關稅,完全按照美方的要求來採購,文本上不考慮平衡,這樣的協議即便簽署,試想中國的老百姓能答應嗎?

  前期我們談判團隊沒日沒夜的工作,是抱著極大誠意去推動磋商的。

  辛苦了這麼久,展現的誠意和善意卻被某些人視作軟弱可欺。

  既然這樣,不如把磋商徹底停下來,回歸正常的工作軌道。

  一邊反制,一邊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

  談判是要有靈活性的,但無原則的妥協,實現不了合作共贏。

  美國是個好老師,最喜歡用事實教育我們。

  經歷了這樣一個認識過程,越來越多的人也看得更清楚:

  “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史記魏世家

  此外,如果有人覺得中方在虛張聲勢,那只會是抗美援朝戰爭之後的又一重大誤判。

  當年我們説,誰要是越過三八線,我們一定出兵。

  有人不信,産生了誤判,然後被事實教育,又退回三八線。

  現在我們説,誰要是拿關稅來耀武揚威,我們一定反制。

  信不信?

  這就像一台精密儀器,觸發條件必然産生後果。

  “説明書”都看了,愛信不信。

  有人説,美國實力比我們強,打貿易戰我們吃虧比美國大。

  只算經濟帳,這個説法能成立,但貿易戰全面開打,發揮作用的因素又豈止是經濟?

  美方突然翻臉,給美國國內民意帶來的衝擊,只能用震驚來形容。

  至於説中國的民意,或者説普通中國人的想法,更加容易理解。

  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最近這些年生意又做得大了些,更多人的想法是希望和氣生財,希望有錢大家一起掙的。

  但是,如果誰一定要跟我們過不去,希望我們徹底讓步屈服。那麼這些溫和的中國人也肯定會用盡全力,把自己變成1776年以來對方遇見過的最值得尊敬,也是最難纏的對手。

  既然已經開始打了,不如就讓一些人清楚認識到,極限施壓的現實成本會遠超臆想的收益。

  (原題為《沒誠意 來也白來 談也白談》)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