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企穩回暖 持續發展後勁充足

2019-05-16 17:06: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國家統計局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向好態勢有望繼續夯實,持續發展的後勁充足,為應對外部挑戰和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充分保障。

  4月份國民經濟運作總體平穩

  數據顯示,4月份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工業生産增長平穩略有加快,投資、消費、進出口也延續6%到8%的同比增速,生産需求總體平穩。

  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與此同時,中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技術産業投資快速增長,貿易結構繼續優化,這意味著整體上中國的經濟結構正在升級。

  政策發力 就業形勢平穩向好

  隨著就業優先政策全面發力,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比3月份下降了0.2個百分點。25到59歲就業主體人群的調查失業率只有4.7%,連續2個月回落,説明就業整體的市場需求較好。

  物價平穩有基礎 消費價格不會大幅上漲

  從物價來看,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屬於溫和上漲。專家表示,豬肉、鮮菜、鮮果當月同比漲幅超過10%,但這些季節性的短期衝擊不具有持續性,不管從食品還是從工業消費品、服務來看,未來CPI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物價平穩有堅實的基礎。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指出,與3月份相比,4月份部分數據有短期的波動,主要受節假日移動和增值稅下調兩個因素影響。判斷經濟形勢不僅要看相鄰兩個月之間的波動情況,更重要的是要判斷趨勢。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劉愛華: 從4月份整個生産、需求,包括就業、物價、企業生産預期等各方面指標綜合的變動趨勢來看,經濟運作總體上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劉愛華指出,今年一季度GDP增長6.4%,普遍認為好于預期。中國經濟表現出韌性好、潛力足、活力強的狀態,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不斷增強。此外,中國宏觀政策空間仍然較大,政策工具豐富充足,這也是未來推動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劉愛華:概括起來,我覺得應該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更加的穩固,發展的空間在持續拓展,應對外部挑戰的能力是在不斷的提升,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有堅實的基礎。

  分析認為,儘管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今年以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正頂住下行壓力企穩回暖。隨著對外開放持續推進,減稅降費等政策顯效,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將進一步鞏固。

[責任編輯:劉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