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西引力”“陜亮”絲博會

2019-05-13 19:12: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西安5月13日消息(記者黃立新 雷愷 舒隆煥 見習記者朱琛 王文爽)又是一年絲博會,陜西喜迎八方客。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5月11日在陜西西安開幕,來自國內23個省、區、市的2000余家企業,10余家央企及韓國、美國、德國等25個國家的近200余家企業同聚西安,共促發展。

  5月11日,第四屆絲博會開幕(央廣網記者 舒隆煥 攝)

  古都西安,百花競放、草木蔥蘢。以絲博會暨西洽會為代表的“西引力”助推了參展方推介、洽談、合作,建立互聯互通的巨大平臺,拓展了交流合作的廣闊空間,激發要素流動的強勁動力,攜手開創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美好未來。

  新時代 新格局 新發展

  第四屆絲博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中國僑聯、全國工商聯、中國貿促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主題為“新時代新格局新發展”,主賓國為俄羅斯聯邦、柬埔寨王國,主賓省(市)為吉林省、重慶市,陜西省漢中市為主題市。

  5月11日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在主旨演講中指出,本屆絲博會旨在推動落實高峰論壇取得的豐碩成果,著力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新格局,以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參會的嘉賓(央廣網記者 舒隆煥 攝)

  本屆絲博會舉辦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合作論壇、2019絲綢之路商務合作(西安)圓桌會等涉及經貿、文化、旅遊、法律、投資便利化、自由化等的30多場國際會議和論壇活動。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表示,充分發揮絲博會的平臺作用,利用展覽、論壇、洽談會等多種形式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投資合作的水準,更好地惠及沿線各國人民。

  記者了解到,本屆絲博會還在上海設置了“絲博會上海之窗”,展示推介陜西各市名優産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商品。中共陜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胡和平表示,陜西省當前正在大力發展門戶經濟,著力打造“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國際産能合作、科技教育、國際文化旅遊、絲綢之路金融5大中心,努力形成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他説:“我們希望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經貿、投資等領域的合作,促進人文交流和人員往來,推動經貿合作更加廣泛,經濟聯繫更加緊密。”

  參展者觀看延安市展廳前的機器人表演(央廣網見習記者 王文爽 攝)

  絲博會商機多多

  今年的絲博會會期5天。山東省棗莊市2018年首次參加絲博會簽約了4個項目,嘗到了絲博會推介招商的“甜頭兒”後,棗莊市今年組織了90余人的團隊來絲博會推介招商。山東省棗莊市副市長周宗安説:“我們感覺到了絲博會機會很大。”他表示,棗莊市與西安市同樣文化深厚,與陜西省在高端化工、裝備製造發展上“異曲同工”,今年的絲博會一定能找到合作突破口。他坦言只有“走出去”、有目的地招商,才有機會把好項目帶回棗莊。

  記者在主賓吉林省、重慶市的展館看到,吉林大米、汽車、商用航太和重慶的“辣”味食品備受觀眾青睞。吉林省商務廳會展處副處長尹祿介紹,吉林省在本次絲博會展館位置顯著、突出。她説:“吉林省第一次參加絲博會,希望以政府搭臺,讓吉林企業更好地融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去。”

  西安市與中外企業簽約(央廣網發 馬昭 攝)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煥發新的光彩。共建“一帶一路”,開闢了中國開放發展的新天地,使陜西進入向西開放的前沿位置,也使陜西重新成為中國通向中亞、中東、歐洲和世界的重要門戶,讓參會參展各方感受到了陜西的“西引力”,也讓國內企業“嗅”到了商機。吉林進取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京平説:“第一次參加絲博會,感覺各省市都在尋找商機、氣氛熱烈,時不我待。陜西航太資源雄厚,我們來就是希望能與陜西航太企業合作,為吉、陜合作添磚加瓦。”重慶市友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家友告訴記者,“以前我們的産品只在國內銷售,通過參加絲博會,我們的産品‘辣’到了國外,賣到了俄羅斯、紐西蘭、法國等6個國家。”

  扶貧成果展亮相絲博會

  記者了解到,本屆絲博會首次創辦了“一帶一路”扶貧減貧國際合作論壇,圍繞新時代中國扶貧經驗展開交流探討,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中國經驗、貢獻中國力量。記者在陜西脫貧成果展上看到,陜西省各市縣(區)展廳把自己的産業扶貧成果、脫貧産業、綠色産品帶到了絲博會,專展專售。

  安康市扶貧成果展上“社區工廠”生産的毛絨玩具(央廣網記者 舒隆煥 攝)

  安康市脫貧攻堅指揮辦公室副主任楊首艷説:“我們每年都來參加絲博會,今年安康的縣區貧困戶、合作社的産業扶貧産品首次亮相絲博會,人氣很旺。”她還説:“安康的毛絨玩具、茶葉、富硒食品吸引了客商和消費者圍觀,很吸引人。”絲博會首日,榆林市扶貧辦社會扶貧科幹部曹改梅在榆林展廳不斷地向客商推介扶貧産品。她告訴記者,榆林紅棗系列農特産品通過絲博會及“一帶一路”通道遠銷到了中亞等地。

  絲博會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政府對話、友城互動、企業合作、民間交流的重要載體;是加大西部和內陸地區開放力度,拓展經濟合作新空間,提升區域互動合作水準,培育多層次開放合作機制,以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有效實踐;為貫徹“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日益重要的平臺作用。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