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聲漫|習近平: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2019-05-04 11:01: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4月30日,習近平出席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他高度評價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熱烈祝賀,並深情寄語當代青年,希望新時代中國青年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一起來聆聽。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五四運動時,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

  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

  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魯迅先生説,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的擔當精神。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鬥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能充滿活力、充滿後勁、充滿希望。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鬥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鬥來揚起。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後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鬥,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

  品德是為人之本

  人無德不立,品德是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華民族始終不變的人格追求。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精神上強,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青年要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遠。

  尊重青年天性 照顧青年特點

  信任是理解的前提。要尊重青年天性,照顧青年特點,經常到青年中去,同青年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傾聽他們對社會問題和現象的看法,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期待現在的青年一代將來跑出更好的成績

  青年朋友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有決心為青年跑出一個好成績,也期待現在的青年一代將來跑出更好的成績。衷心希望新時代中國青年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央廣時評

  常説誰的青春不迷茫,卻總有人在堅定追求理想。青春怎麼過?什麼是新時代青年該有的樣子?習近平總書記為廣大青年指明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要熱愛偉大祖國、要擔當時代責任、要勇於砥礪奮鬥、要練就過硬本領、要錘鍊品德修為。深情寄語、殷殷關切,激勵著新時代青年乘新時代春風,抓住難得的人生際遇,勇擔“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不斷譜寫好新的青春之歌。

  央視快評

  一百年前,五四青年高呼“中國不亡,有我”。一百年後,新時代青年依然高呼:“中國必強,有我!” 這是歷史的回聲,也是時代的新聲。恰逢其時、重任在肩。新時代的青年要勇敢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建功立業,讓青春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廣闊天地中綻放,讓人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