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堅守“世界之巔”的郵遞員

2019-05-03 11:12: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愛國情 奮鬥者青春之聲】

  儘管已經不是第一次接受媒體採訪,藏族漢子次仁曲巴還是有些拘謹。面對記者的提問,他先是靦腆地笑笑,直言“我普通話不好,有點緊張”,然後斷斷續續地從嘴裏蹦出幾個詞,最後形成一句完整的句子。

  為了參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頒獎典禮,他特意換上了藏族傳統服飾——身穿金色鑲邊的白袍,頭戴一頂氈帽。按照民族傳統,他們只有在盛大節日裏才會如此裝扮。

  受訪、領獎只是次仁曲巴日常生活的短暫插曲。作為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的一名郵遞員,他每天往返于鄉、縣之間,把郵件送至該鄉的6個行政村、3個自然村、35個牧業生産小組和隨時遷移的牧業點。從業14年,他的投遞里程達23萬公里。

  “世界之巔”的信使

  在普瑪江塘鄉政府門口的空地上,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一串醒目的文字:“世界之巔5373”。鄉政府海拔5373米,牧民居住地平均海拔5500多米,這意味著普瑪江塘是全球海拔最高的行政鄉。在高寒缺氧的惡劣生存條件下,常住人口只有800多人,次仁曲巴正是這些牧民中的一員。

  這裡以前從來沒有郵遞員,人們也從未收到過信。為了響應改革開放以來“鄉鄉通郵”的號召,2005年,鄉政府推薦次仁曲巴進入中國郵政工作。就這樣,他成為普瑪江塘鄉第一位,也是當時唯一的一位郵遞員。

  山高路遠的郵途、四處分散的村落、五花八門的信件……特殊的工作環境沒有影響他的效率。14年來,他投送報紙上百萬份,信件將近兩萬封,包裹也在萬件以上,從沒有發生過一起誤投或漏投的事件,也沒有接到任何針對他的投訴。對此,次仁曲巴説,“耐心是唯一的法門,我會仔細看清每封郵件的地址,再按不同村子分類,裝進不同的口袋。”

  每年的七八月是高校和中小學發放錄取通知書的時期,也是次仁曲巴最繁忙的時候。2013年8月,一封寄往當地查布村的錄取通知書姍姍來遲。為了不耽誤學生報道,次仁曲巴先通過村委會轉告其家人,然後騎著摩托車往查布村奔去。村莊海拔高,他又走了一大段路,終於把通知書交到學生手中。

  “只要對鄉民有好處,我就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次仁曲巴常説:“我是一名共産黨員,只要對鄉民有好處,認準了的路,我就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日復一日的投遞工作加深了次仁曲巴與牧民們的情誼。天色漸晚,牧民在家中為他騰出留宿空間;天寒地凍,牧民給他端上一碗溫暖的熱茶。而他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也在生活中處處幫助自己的鄉鄰們。

  有一次,一個距離鄉政府30公里遠的牧業點出現大量牲畜得病的情況。接到電話後,次仁曲巴立刻跑去縣城接獸醫,把人和藥具箱一起載回了鄉里。經過診療,患病牲畜大多恢復了健康。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次仁曲巴把獸醫請來給牧民授課,傳授動物常見疾病的防治知識,解決了一部分牧民的生活難題。

  “人民郵政為人民。”對他來説,這些都是不足挂齒的小事。但是做好每件小事,就能踐行個人信念,獲得真正的快樂。

  做聯通山內山外世界的人

  當城市裏的人們緬懷從前“車、馬、郵件都慢”的日子時,次仁曲巴的“慢”日子在不斷加速。他的交通工具先是從自行車變成摩托車,2016年,他又把摩托車換成了小貨車,投遞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

  牧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前連信件都收不到的角落,現在被各種網購的快遞包裹佔據。大家刷微信、看抖音,通過各種渠道與外界建立聯繫。

  次仁曲巴始終是那個聯通山內山外世界的人。他手把手地教年邁的藏族阿媽跟兒子視頻,將網購引入到山裏人家……

  再後來,一個小夥子接了他的班,負責從鄉到村的投遞工作。不過他還是堅守在崗位上,每天早上8點從縣裏出發,把郵件從縣送到鄉,再回到縣城。收工時已經是傍晚5點。對一個因長期在高原上工作而得了關節炎和高血壓的人來説,這樣的工作強度仍然過大。

  然而,他覺得這沒什麼。當被問到未來打算的時候,他不假思索地説:“繼續做郵遞員。”

  這份職業帶給他的快慰和幸福大過一切困難。今年33歲的次仁曲巴有兩個可愛的兒子,一個5歲,一個只有6個月。拿到獎章和證書,他説第一時間要給孩子們看,希望他們“好好讀書,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如同成千上萬的中國父母一樣,他的願望樸素又真摯。

  領完獎,他又將回到生於斯長于斯的故鄉,脫下節日盛裝,換上郵遞員的工作服,向著大山深處走去。

  (本報記者 俞海萍 本報通訊員 周程祎)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