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玉麥郵遞員:40年裏第一個“清閒”的藏曆新年

2018-02-20 13:1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拉薩2月19日電(記者朱青)52歲的白瑪江才坐在自家屋棚門口,捧著熱氣騰騰的酥油茶,看著外面山野間飄飛的漫天雪花。這個中國人口最少行政鄉玉麥鄉的唯一一名郵遞員,度過了他職業生涯中第一個“清閒”的藏曆新年。

  玉麥鄉,坐落在西藏喜馬拉雅山南麓隆子縣境內,是一個面積達3600平方公里的“大鄉”,鄉里只有一個玉麥村。同時,玉麥以9戶32名村民的人口數量,成為中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

  玉麥群山環繞,崎嶇難行的山路和長達半年的雪季,讓原本就偏僻遙遠的玉麥幾乎成為與世隔絕的所在。白瑪江才就在這樣的地方,用自己的雙腳和心愛的馬兒,在風雪和群山中的騾馬道上,走出了一條長達近40年的“馬班郵路”。

  1978年,13歲的白瑪江才還住在離玉麥30多公里外的扎日鄉曲松村。那一年,還是少年的白瑪江才接下了為玉麥送信的工作,從此,他成了玉麥和外界唯一的“信使”,一幹就是近40年。

  為了工作方便,白瑪江才索性把家都搬到了玉麥,成了玉麥鄉最早的“搬遷戶”。一年6個月到7個月的雪季裏,沒有任何車能夠開過30多公里的險路進入玉麥,白瑪江才牽著馬,每月5次來回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日拉山,每次往返約70公里。

  “沒有人比我更熟悉這些山,這條路。”白瑪江才説,倔強的面龐由於經年的風吹日曬而黝黑粗糙,在他身後不足十平方米的屋棚裏,最顯眼的是綠色的郵袋,整齊地疊放在床上。

  高寒、路遠、雪崩甚至野獸出沒,白瑪江才路上的伴侶只有馬兒。“路上就著雪吃糌粑,休息的時候就和馬兒説説話。”對於他來説,還有更大的挑戰:因為兒時放牧受過傷,至今他一隻腳仍留有殘疾。

  “今年,我是第一年下雪不用再牽馬翻山了!”白瑪江才坐在家中燒的暖烘烘的爐子跟前笑著説,從前最寬處只有3米的山路,今年全線修成了新山路。

  “從前路基軟,沿路經常有泥石流、塌方、雪崩,一下雪根本就不可能開車。今年不但路面拓寬了一倍,下雪天還有了專門的清雪車保證道路暢通呢!”他説。

  “為了玉麥這30多公里唯一通行的山路,我們投資了約5億元。新路避開了從前的雪崩段,整體升級成寬7.5米的水泥路,並且以後,這條山路在雪季都會投入人力物力做清理冰雪、應急保通工作。”玉麥道路項目監理甘祥介紹。

  對於白瑪江才來説,這個新年裏,新山路的暢通讓他開心不已,也讓他有點“著急”,“以後就再也沒有‘封山’了,現在即使下大雪,郵政車也可以每週都開進來一趟,我的工作就只剩下幫大家分發郵件了!”

  話雖如此,看著其他8戶鄉親們在冬天裏,能夠吃到更多運進來的蔬菜水果,更及時地收到遠方的郵包,白瑪江才心裏是美滋滋的。“新的一年,不用再買新馬了。”白瑪江才看著家裏養的幾匹馬,“它們也和我一樣,享福了!”

  笑容挂在白瑪江才的嘴角。他期待著,新的一年裏,新搬遷的47戶居民將通過寬闊嶄新的山路走進玉麥,更多的孩子從新山路走向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更多的鄉親通過新山路,迎來更多的新生活。(完)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