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9北京世園會“中國設計”成就魅力場館

2019-04-25 11:26: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中國設計”成就魅力場館

  本報記者 周 雷

  2019北京世園會即將開幕,美輪美奐的建築景觀是一大看點。作為參與北京世園會規劃建設的中央企業,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承擔了世園會中國館、生活體驗館和媯汭劇場等重要場館的設計建設任務。

  中國館是一座外形為半環形的恢弘建築,如一柄溫潤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綠水間。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一院院長景泉表示,中國館以自然平和的方式,詮釋生態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科技自信,用詩意的中國語言講述美麗的園藝故事。

  中國館的設計注重綠色節能,屋頂設置了雨水收集系統,場地採用透水鋪裝,地下設雨水調蓄池,經回收處理後將用於梯田灌溉,形成生態微迴圈。設計師們還採用了地道風技術,使進入空調系統的新風先經地道與土壤發生熱交換,從而實現新鮮空氣的夏季預冷、冬季預熱,有效降低空調系統能耗。此外,鋼結構屋蓋還安裝有1056塊透光的太陽能光伏板,使光能吸收效率更高。

  媯汭劇場將承擔北京世園會開幕、閉幕及重要演出等活動。劇場外形靈動,從空中看如一隻展翅欲飛的彩蝶停歇在媯汭湖邊。其主體鋼結構由26榀鋼桁架支撐而成,中心平衡環和地拉索金屬結構如同雙人舞者手拉手,展現出高超的動態平衡之美。

  世園會生活體驗館位於園區東北角,以“田園、村舍、市集”的設計理念,著力營造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據建築師羅雲介紹,設計靈感來源於現場踏勘時發現的一條柳蔭路:何不守著這條路把場館營造成一座屬於這裡的美麗村落?為此,設計師將16個單元模組組成展館群,形成縱橫交織的街巷空間,柳蔭路被拓寬為休閒主街,遊客可聽著蟬鳴在樹蔭下喝茶聊天,感受鄉村生活。

  “在施工的過程中,每一個細節都要反覆琢磨。”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史麗秀舉例説,“比如石子路所選用的礫石粒直徑不能太大,以免卡進遊客鞋底。這都是為了給中外遊客最好的觀園體驗。”

  周 雷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