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央企和民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力量有多大?數據告訴你

2019-04-25 11:16: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自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央企業和民營企業紛紛積極響應。作為建設“一帶一路”的參與者和生力軍,企業究竟發揮了怎樣的力量?對於這個問題,實實在在的數據是最好的答案。

  4月24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企業家大會新聞發佈會舉行。對於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國資委宣傳局局長夏慶豐介紹,目前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共承擔著3120個項目,這些項目分佈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國際産能合作以及産業園區建設等各個領域,其中有一大批項目和工程具有示範性和引領性。

  中央企業充分發揮在基礎設施領域積累的經驗和優勢,主動參與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實施高水準的運營管理,有力推動了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和協同發展。目前,在已開工和計劃開工的基礎設施項目中,中央企業承擔的項目數佔比超過60%,合同金額佔比接近80%。

  在深化國際産能合作方面,中央企業先後在20多個國家開展了60多個油氣合作項目,在礦産資源開發中加強與合作方的技術交流和共用,有效提升了相關國家能源礦産資源開發的能力和水準。

  這些項目有效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夏慶豐介紹,中央企業海外機構中,接近85%是本地員工,有的企業本地化率超過90%。其中,中國石油印尼公司、中國移動巴基斯坦公司的本地化率高達99%。

  談到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情況,全國工商聯聯絡部部長馬君介紹,2017年,民營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為6199.8億美元,佔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的43.0%,增速為12.1%。從出口看,民營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額達4325.4億美元,佔總額的55.9%,增速為8.9%;從進口看,民營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額為1874.4億美元,佔總額的28.1%,增速為11.9%。

  根據全國工商聯發佈的民營企業500強研究報告顯示,在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有274家參與了“一帶一路”建設,佔比超過50%。

  馬君舉例説,華為、吉利、TCL、三一重工、紅豆等一批優秀的民營企業,立足國際視野,紮根當地發展,促進了東道國基礎設施完善以及經濟發展。

  她還介紹,目前中國已建立了113個境外經貿合作區,民營企業主導的佔了大多數,形成了“産業生態,聯動發展;市場運作,滾動發展”的寶貴經驗,促進了園區與東道國、入園企業三方的可持續發展和合作共贏。(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常艷 張懿)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