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持續便民惠民 讓就醫不再是民生“痛點”

2019-04-04 10:41: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記者鄒楊):與過去印象中熙熙攘攘的婦幼專科醫院不同,山東省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的門診自助服務區井然有序,患者通過一台自助機就能實現掛號、繳費、查詢、列印檢查檢驗報告等功能。

  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醫院將門診業務流程進行自助化、智慧化重構。目前門診配備多達8種、近300台智慧設備,繳費、掛號自助佔比均超過99%,免去了患者排隊等候的環節,改善了就醫體驗。

  “青島市提供了診療卡、支付寶、自助結算、診間結算等多種支付方式和結算方式,群眾可在任意就診過程進行費用結算,方便快捷。”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隋振華介紹説。今年還推出了電子就診卡,群眾掃碼就能完成看病就醫,真正實現了“碼上掛號,一碼就醫”,進一步簡化了就診流程。

  據了解,青島市建成了區域診療一卡通服務平臺和慧醫APP,585萬居民免費辦理了區域診療卡,群眾就診前輸入資訊,就能獲得系統推薦的醫院和醫生。老百姓可以選擇網站、慧醫APP、微信公眾號等,預約23家醫院門診號源。全市每月預約就診達51.8萬人次。

  這只是山東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落地落實的一個縮影。

  2018年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意見》,明確了支援“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鮮明態度,突出了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政策導向,明確了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和支撐體系。

  自2018年12月起,山東省以“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智慧品牌命名為抓手,以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為主戰場,圍繞看病就醫流程,開展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百日行動。

  “山東醫健通”服務平臺建立、網際網路診療加快推進、網路支付全面推開、縣鄉兩級遠端醫療服務全覆蓋、健康檔案線上查詢……這些“切口小、見效快”的30件實事正在落地見效。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襲燕表示,為改善老百姓的就醫體驗,山東省開發了“山東醫健通”服務平臺,為患者提供找醫院、找醫生、雲急救、環境健康、電子健康卡發放等醫療健康服務,極大方便患者查詢就醫,真正實現便民惠民。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已基本建成省遠端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基本實現縣級節點遠端醫療全覆蓋。全省共有31家醫院完成網際網路醫院登記註冊,53家醫院開展線上診療服務,22家醫院實現線上處方審核,79家醫院實現藥品線下配送。

  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我國6376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區域全民健康資訊平臺,1273家三級醫院初步實現院內醫療服務資訊互通共用,28個省份開展電子健康卡試點,144個地級市實現區域內醫療機構就診“一卡通”。浙江、山東、廣東、四川、雲南、寧夏等6個省份已經建設完成省級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監管平臺。

  毛群安表示,未來將不斷完善支撐保障體系,深化“網際網路+”惠民應用,豐富醫療服務供給,推動優質資源下沉,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的“痛點”與“堵點”。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