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談判的一個新特點:簡化形式,直奔主題

2019-03-30 14:29:00
來源:微信公號“陶然筆記”
字號

  靜悄悄地開始,又靜悄悄的結束。

  第八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很低調。

  等了一天沒什麼消息。北京時間29號晚上9點左右,美國那邊先出了個白宮聲明,裏面提到:

  雙方坦誠地、建設性地討論了談判和以後的步驟,並取得了進展。歡迎劉副總理率團下周訪問。

  大概20分鐘後,國社發出簡短的消息稿。

  第八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京舉行

  3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在北京共同主持第八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討論了協議有關文本,並取得新的進展。劉鶴副總理將於下周應邀訪美,在華盛頓舉行第九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

  發佈時間相近,內容相似,這和一週前中美雙方不約而同地發佈第八輪、第九輪經貿高級別磋商消息的做法類似。

  想必,這是雙方協商之後形成的某種默契。

  第九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下周在華盛頓舉行。

  越接近達成目標,談判難度越大。肯定又是一次艱難的博弈。

  回頭來捋捋,第八輪磋商有哪些可説的東西?

  首先,是簡化形式,直奔主題。

  據陶然筆記了解,這次磋商還是在釣魚臺國賓館,還是熟悉的對手。國社的照片也顯示,還是三個人輪流合影,劉副總理的那條紅領帶還是那麼醒目,姆努欽這次也戴了紅領帶。

  據説,雙方還就“撞衫”問題寒暄了兩句,“今天咱倆都戴了紅色領帶”……

  不一樣的也有不少。

  與前幾輪磋商相比,這次最大的特點是簡化形式、直奔主題。

  會談前禮儀性內容能省則省,沒有開幕式,沒有會見記者環節,不到一分鐘的合影后,雙方就進入會議室開始談。

  這個特點從昨天就表現出來了,美方代表團抵達北京到酒店稍作調整後,雙方馬上開始工作。本來準備的歡迎晚宴也改成了工作晚餐,一邊吃飯一邊談。

  時間緊,任務重。

  簡化形式,聚焦主題,抓緊趕快談,看來已經是雙方的共識。

  其次,場內的聲音比較謹慎樂觀。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美方近期關於中美談判的表態上,有個很有趣的現象:

  越接近談判團隊的核心層,對外釋放消息越謹慎樂觀。

  比如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這位被各方視為持“鷹派”立場的代表人物,在近期幾次對國會和媒體表態時,可謂慎而又慎。

  財政部長姆努欽,更是經常釋放一些關於談判的積極信號。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週四與中國談判官員在北京舉行了工作晚宴。姆努欽在出發參加週五一整天的談判之前稱會談“非常有成效”(very productive)。

  就在今天下午3點40分左右,不常用社交媒體的姆努欽又發推稱,今天的談判是一次“建設性的貿易對話”(constructive trade talks)。

  與這兩位美方牽頭人的態度相比,美國政府非談判團隊的高官對外界釋放的資訊更豐富,反而更讓人摸不清頭緒。

  在陶然筆記看來,談判是閉門的,到了這個關鍵時候,加上事關重大,核心成員對具體進展閉口不談,或是釋放積極信號,再正常不過的了。

  此外,換換認識的角度,或許會有不同思路。

  談判進展消息滿天飛的時候,任何關於談判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高度關注,深度解析,甚至是過度解讀。

  不過,大家不妨想想。

  沒什麼消息和太多消息,效果其實差不多。

  更何況,按照美國人一貫的“極限施壓”策略,這個時候有很大可能通過各種方式向中方施壓。

  我碗裏的都是我的,另外還要看看能從你碗裏再撈點兒啥。

  這樣一個對手,我們該怎麼對付?

  後臺留言裏,大家出了不少點子和辦法,有很多真知灼見。

  按陶然筆記的理解,這個時候提供另外一種思路供大家參考。

  不妨換個角度,想想在談判越來越艱苦的時候,對手最希望我們是什麼樣子?又最不希望我們是什麼樣子?

  最希望的大概是:患得患失,想贏怕輸,心急火燎,氣急敗壞。

  最不希望的大概是:冷靜理性,沉著自信,對各種可能情況有充分預案。

  對手不想的,就是我們該做的。

  (原題為《談判的一個新特點:簡化形式 直奔主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