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世界看兩會】關注中美關係 很多美媒吃了定心丸

2019-03-16 17:25: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方面又是如何關注中國兩會的閉幕以及取得的成果的呢?

  央視北美分臺記者 王冠:很多美國媒體最關心的就是中美關係尤其是中美經貿關係,李克強總理昨天在記者會上再次給很多國際觀察人士吃了一顆定心丸。CNBC和彭博社等主流媒體都引述了李克強總理記者會上關於中美關係的表態,那就是中方希望並相信中美能夠擴大合作、管控分歧的大方向不改變,並且希望經貿磋商能有成果,實現互利共贏。

  美國學界關注兩會新發展理念

  今年的兩會,美國各界尤其是學界還關注了中國長期的發展規劃和理念。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多個地方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等新發展理念。強調人與生態的協調,強調發展速度與品質的協調。這其實都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組成部分。

  著名智庫熱烈討論中國理念和倡議

  當然,中國的許多發展理念對世界正在産生深遠的影響,比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還有“一帶一路”倡議。不久前,央視北美分臺記者王冠在新澤西州參加了著名智庫國際席勒學會的年會,與會者對中國近年提出的重要理念和倡議進行了熱烈討論。

  國際席勒學會主席 海爾嘉拉魯旭:我認為它(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構想,因為這是一個可以超越地緣政治的構想。地緣政治在20世紀給人類帶來了兩場世界大戰,這一理念打破了國家間拉幫結派,互相遏制的局面。這就是習近平主席常説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以人為本的理念,可以打破人類過去幾個世紀的紛爭和分裂。

  國際席勒學會嘉賓 2017年法國總統候選人 雅克舍米納德:中國模式提倡通過共同發展實現全球融合,習近平主席所説的合作共贏,這是人類的未來。中國沒有想把自己的模式強加給別國,中國也不接受別國強加的發展模式。

  國際機構關注中國穩健經濟措施

  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對全球脫貧貢獻率超過70%,像很多注重國際發展的組織,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也將兩會看做是一個研究中國宏觀經濟的窗口。世界銀行的一些人士表示,他們看到中國今年的國內生産總值增速目標和就業目標都保持在了一個穩定的範圍內。貨幣政策方面,他們關注了央行行長易綱對人民幣匯率的表態,也就是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市場要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而且承諾不會用匯率作為提高出口或者作為貿易工具,當然還有財政政策。包括布魯金斯學會等知名智庫的研究員,還有CNBC、華爾街日報等美國主流媒體,都報道了2萬億的減稅降費計劃,他們期待看到這些措施將如何激發企業活力、拉動中國經濟。

  美企業界期待外商投資法儘快落實

  美國企業界人士非常關心今年兩會獲得通過的外商投資法。這一法律將取代原有的三部外商投資企業法,三法合一,對外商來説更加便利。他們尤其關注這部法律中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這是中國擴大開放的具體舉措,因為負面清單意味著:除了禁止和限制的領域外,外商可以享受同中國企業同等的待遇,也就是所謂的國民待遇。很多外商認為,負面清單比過去逐項審批有了質的區別。當然,他們也關注落實情況,尤其是在地方層面的落實。

  其實外商投資法也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一個重要的政策信號,那就是中國將不斷擴大開放,堅持普惠共贏的發展理念。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