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大代表夏道虎:兩高報告回應重大關切貫穿公平正義

2019-03-15 15:43:00
來源:法律與生活
字號

  人大代表夏道虎談兩高報告:回應重大關切,貫穿公平正義,新思路大手筆

  【《法律與生活》雜誌社記者盛學友 報道】3月12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省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兩高”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夏道虎作了大會發言。

  “兩高”報告:實事求是,思路清晰,結構新穎,旗幟鮮明

  夏道虎代表認為,兩個報告實事求是、思路清晰、結構新穎、旗幟鮮明。

  兩個報告充分體現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通篇貫穿公平正義的目標和主線,展現出與時俱進的新思路和大手筆。

  兩個報告都實事求是總結工作,直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清晰地勾畫出新一年工作佈局。

  兩個報告都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文風樸實,注重用事實和數據説話,點到了大量有全國影響的案例,特色鮮明。法院報告因工作面過寬而高度精練,惜墨如金,連點案例都只提到名字;檢察院報告文風清新,以案釋法説理,金句頻出。

  兩個報告都結構新穎,法院報告把執行工作單列為一個大部分,回應和兌現“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的莊嚴承諾,體現了責任擔當;檢察院報告把公益訴訟單列為一部分,順應新時期檢察工作佈局的調整優化,體現了創新發展。

  兩個報告都是旗幟鮮明、務實創新、擔當作為、弘揚法治、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過去一年人民法院工作面臨著很大壓力,一是任務更重。共受案2800萬件,一年凈增案件近300萬件,法官辦案壓力持續增加。江蘇法院一年受案超過216萬件,多家基層法院每人平均辦案超500件,法官超負荷工作成為新常態。二是要求更高。司法責任制改革後,法官責任加重,全社會對司法需求也日益多元,不僅要實體公正,還要程式無瑕疵;不僅要嚴格公正司法,還要規範文明司法;不僅要把法律搞準確,還要注重情理法高度融合,實現國法與天理、人情以及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高度統一。三是風險更大。隨著司法深度公開和網路新媒體高度發達,案件中的微小失誤或瑕疵可能瞬間引發炒作,處理不當就會造成工作被動。

  “這些成績是公正司法、堅守底線守出來的,是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創出來的,是忠誠履職、頑強拼搏拼出來的”,夏道虎代表認為,去年法院工作的成就,呈現出“五個始終堅持”突出特點。

  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維護核心

  始終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充分體現了維護核心、聽黨指揮的政治自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貫徹執行。旗幟鮮明講政治,關鍵時刻敢於亮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司法領域意識形態安全,確保法院工作正確政治方向,是本屆最高法院黨組的突出特點。

  始終堅持圍繞中心盡職履責,擔當使命

  始終堅持圍繞中心履職盡責,充分體現了服務大局的使命擔當。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以高品質司法服務保障高品質發展,實現與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同頻共振,精準對接。

  積極參加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懲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暴力恐怖犯罪、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以及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電信詐騙、網路傳銷等犯罪,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推進平安中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出臺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鄉村振興戰略、生態環境保護、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等規範性文件,真正做到中央決策部署推進到哪,司法服務保障就跟進到哪。

  設立最高法院智慧財産權法庭、國際商事法庭,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

  設立上海金融法院、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在北京、上海、深圳設立破産法庭,加強金融、破産、環境資源等案件審判工作,進一步增強服務中心工作的精準性。

  加強産權司法保護,依法甄別糾正涉産權冤假錯案,最高法院再審宣告無罪的張文中案,成為強化産權司法保護的標誌性案件。一個案件勝過一沓文件,向全社會釋放出黨中央依法保護産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強烈信號。

  據世界銀行最新報告,2018年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較上年提升了32位。其中,“執行”合同指標排世界第6位,司法程式品質指標躍居世界第1位,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過去一年人民法院積極作為,為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作出的努力和成效。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忘宗旨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充分體現了司法為民的初心宗旨。以人民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依法審理各類涉民生案件,加強婦女兒童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權益保護,依法維護“菜籃子”“藥瓶子”安全,優先審理和執行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強化國家賠償和司法救助,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

  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關注的重大敏感案件的審理打造成全民法治公開課。近年來,人民法院先後審理了狼牙山五壯士、邱少雲、葉挺、方志敏等名譽侵權案,江蘇法院審理了全國首例侮辱消防烈士公益訴訟案,堅決維護英烈形象,為重塑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了司法貢獻。

  始終堅持深化改革,創新作為

  始終堅持深化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充分展現了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創新作為。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綱要圓滿收官,五五改革綱要正式出臺,司法改革整體效能不斷提升。

  推進內設機構改革,增設北京、廣州網際網路法院,法院組織體系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

  堅持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雙輪驅動,加強司法大數據研發應用,推廣智慧輔助辦案系統,開展移動微法院試點,群眾打官司更加便利,法官辦案更加高效。

  持續深化司法公開,中國裁判文書網開通五年,訪問量突破200億人次,中國庭審直播網開通不到三年,觀看庭審超過140億人次,江蘇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和庭審直播數量穩居全國法院前列,中國法院司法公開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均處於世界領先水準。據中國社科院組織的第三方評估認為,我國四大司法公開平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司法公開平臺,是對人類司法公開的里程碑式貢獻。

  始終堅持攻堅克難,兌現承諾

  始終堅持舉全國法院之力攻堅克難,充分兌現了 “基本解決執行難”的莊嚴承諾。執行難是長期困擾人民法院的一個老大難問題,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三年來,全國法院不畏艱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攻堅執行難問題,經過不懈努力,找準了破解執行難的有效途徑,基本形成綜合治理執行難的工作格局;

  全面運作新型執行工作模式,建成了網路查控系統,對被執行人主要財産形式實現一網打盡;建成了聯合懲戒體系,讓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推行了網路司法拍賣體系,不僅從根本上破解了財産變現難題,而且有效防止了過去拍賣環節的暗箱操作和權力尋租;

  推行一案一賬號案款管理模式,建立嵌入式執行監督管理機制,用制度鐵籠來防範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和亂執行等問題;

  開通全國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資訊網”,推行全媒體網路直播活動,推動形成了全社會了解執行、理解執行、支援執行的良好氛圍。

  經過第三方評估,最高法院提出的“四個90%,一個80%”的核心指標全部達標,“基本解決執行難”這一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充分展現了人民法院向黨和人民兌現莊嚴承諾的責任擔當。

  尤其值得點讚的是,依法懲戒失信行為,建立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制度,極大促進了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推進誠信建設”在司法領域率先取得實質進展。

  檢察院工作:亮點紛呈,特色鮮明

  夏道虎代表認為,過去一年,檢察院工作也是亮點紛呈、特色鮮明,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迅速調整優化了檢察工作總體佈局。適應反貪轉隸、檢察職能調整,審時度勢,迅速形成了“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新時期工作方針和“四大檢察”法律監督工作佈局,有效統一和穩定了全系統思想,鼓舞了士氣。最高檢察院把內設機構改革作為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突破口,先從自身改起,率先重新組建十大檢察廳,被媒體形象地稱為“十大護法”,帶動了地方檢察院機構改革同步推進,受到各方好評。

  二是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全面推進。最高檢察院和最高法院共同出臺司法解釋,明確公益訴訟案件辦理程式規則,搭建公益訴訟工作機制,依法妥善辦理社會關注的重大公益訴訟案件,共同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三是法律監督得到全方位加強。通過捕訴一體化改革,強化了偵查、審判及刑罰執行活動的法律監督;通過著力解決“重刑輕民”等問題,使民事審判監督、行政審判監督以及執行活動監督都得到強化,法律監督的力度顯著加大。

  四是依法辦理了一批社會關注的重大典型案件。“昆山寶馬男追砍電動車主遭反殺案”“福建趙宇案”“淶源反殺案”等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幾起正當防衛案件,檢察機關審時度勢,正確把握法律政策,在全社會樹立了鮮明導向,弘揚了正氣,受到人民群眾普遍點讚。

  三點建議

  夏道虎代表在大會發言的最後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建議最高法院繼續加大對南京法治園區建設支援力度。建設南京法治園區,是江蘇省委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建設法治江蘇、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大舉措。

  建設法治園區,對於吸引和集聚更多優質司法資源,更好地服務保障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決打贏碧水藍天保衛戰,推進全方位高水準對外開放戰略,努力打造江蘇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真正使法治成為江蘇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南京法治園區建設已經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中央編辦已批准在南京設立海事法院,最高法院已批准在南京設立全國首家環境資源法庭,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積極規劃和推進園區基本建設。

  下一步,按照“兩庭三院”的法治園區建設構想,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建議最高法院繼續加大支援力度。近期爭取申請在南京設立環境資源法院;在下一步考慮智慧財産權法院佈局時,優先支援設立南京智慧財産權法院;在擴大“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庭試點時,優先考慮江蘇地處“一帶一路”交匯點區位優勢,批准在最高法院第三巡迴法庭加挂“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庭。

  二是建議從頂層設計上研究解決法官與法官助理配備的結構性矛盾。按照司法責任制運作規律和各地司法實踐經驗,法官與法官助理的配備比例不能低於1︰1,中央政法委相關司法改革文件規定的配備比例也是應達到1︰1。

  但實踐中普遍達不到這一比例。法官助理奇缺,嚴重影響了司法責任制的有效運作,改革成效受到嚴重制約。這個問題急待研究解決。

  三是建議啟動政法專項編制增編工作,切實解決人案矛盾突出地區實際問題。現有中央政法專項編制是1994年依據戶籍人口核定的,在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及中心城市已經遠遠不能適應辦案任務需要,人案配比已經突破極限。

  去年江蘇全省法官每人平均結案270件,辦案最多的基層法院每人平均結案高達570件。而人口數量與江蘇基本持平的德國,其高等法院法官每年辦案數量的上限是120件,根據此標準配備的法官數量達2萬多名,江蘇全省法官僅6900名,約為德國法官數量的三分之一。

  雖然我們在多元化解、繁簡分流、統一招錄司法輔助人員、司法輔助事務外包、強化智慧法院建設等方面想了很多辦法,但內部挖潛幾乎已無空間,長此以往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案件品質、效率和效果,進而衝擊司法改革已經取得的成果。

  這個問題需要中央和最高法院引起重視。建議最高法院協調中央政法委、中央編辦等有關部門,到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等地進行專項調研,摸清情況,適時啟動增加政法專項編制工作,為人案矛盾突出的法院定向增配部分政法專項編制。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