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會訪談錄|王新春:發揮鐵路環保優勢 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2019-03-12 18:08:00
來源:中國鐵路
字號

   發揮鐵路環保優勢 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訪全國人大代表

  濟南局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新春  

  建設生態文明、共創美麗中國,是當下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鐵路作為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國民經濟大動脈和大眾化交通工具,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環保、低能耗等優勢。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新春説:“去年以來,我們聚焦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目標,山東路網規模不斷擴大,運輸能力更加充足,旅客體驗更加美好,貨物班列輻射開行,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山東地處東部沿海,區位優勢明顯,對鐵路發展願望迫切。2018 年膠濟通道實現三線並行,山東鐵路“四縱四橫”路網結構形成;日均圖定能力達30.6 萬個席位,較2017 年增長21%;構建了“輻射全省、多點聯動、零散集結、整列開行”的貨物班列運輸格局。王新春説,中央有號召,鐵路有行動。新的一年更要有新擔當和新作為,圍繞“四減四增”政策落地落實,要深入實施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大舉措,推進鐵路高品質發展,為助力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再做新貢獻。

  對此,他提出了2019 年加強和改進濟南局集團公司工作的四項舉措:一是加大調整運輸結構、提高運輸效率落實力度。主動扛起全省大宗原材料及重點企業産品均衡運輸的兜底職責。實施調整膠濟線、暢通京滬線、增量兗石線的戰略,突出大宗貨物“重去重回”和集裝箱多式聯運,開展主要港口、通道和物流基地擴能增量重點工程等五個專項行動。二是優化改善客運産品。推進網際網路訂餐和客票電子化,加快客運站車智慧建設,對普速車站站房進行提質改造,給旅客帶來全新出行感觀和體驗。三是主動融入山東省“歐亞國際班列+”專題開發模式。解決日照嵐山地區貨物集疏運能力不足問題,建成投産邯濟鐵路至膠濟鐵路聯絡線,加快推進董家鎮、陵城等物流園建設,加快形成港口、內陸、國際多式聯運綜合性樞紐,有效形成貨源整合吸聚效應。四是加快構建以濟南、青島為核心的雙核雙放射高速鐵路網。早日建成投産魯南高鐵日照至臨沂至曲阜至菏澤段,填補沂蒙革命老區沒有高鐵的空白。儘早開工建設雄安至商丘鐵路、鄭州至濟南鐵路、魯南高鐵菏澤至蘭考段及京滬第二通道天津至濰坊鐵路等項目。

  深化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堅守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萬無一失的政治紅線和職業底線,是做好鐵路各項工作的根本前提。今年兩會,王新春針對管內影響鐵路運輸安全的沿線環境問題時有發生的狀況,加強調研論證,並提出“將危及鐵路沿線安全環境的相關問題納入法律法規”的議案。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