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生命禁區”裏的春運:太久沒人聊天,我就對著鏡子跟自己説話…

2019-03-04 12:15: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昨天,春運正式結束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觀察發現

  “春運無新聞”背後

  是旅客回家路上的體面

  是旅途體驗的改善

  是技術的不斷創新,是國力的日益強盛

  但這一切,也離不開很多不起眼的崗位——

  當我們在回家,他們卻不能回家

  而他們的不回家

  換來我們的順利回家……

  在我國最特殊鐵路線——青藏鐵路上

  尤其如此

  20世紀美國旅行家保羅泰魯

  在《遊歷中國》一書中寫道:

  “有崑崙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

  如今,這條跨越崑崙山脈的鐵路

  已平穩運營12年

  奇跡背後,是一個個“小人物”

  鮮活而又真實的堅守

  那時候我甚至對著鏡子

  自己跟自己説話

  剛察車站警務區

  位於青海湖畔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

  平均海拔在3300米以上

  每天,只有7581/7582次

  西寧往返格爾木的兩趟慢車經過

  每次過站,停靠4分鐘

  4分鐘對於普通旅客來説

  可能是下車買些零食、抽根煙

  也可能回家路上焦急的等待

  而軍人出身的值班民警王建康

  在接車時總會挺直腰板

  兩腳跟靠攏並齊,身體微向前傾

  對於這位青藏鐵路公安局

  西寧公安處哈爾蓋派出所

  剛察車站警務區唯一的值班民警來説

  他希望這4分鐘更長一點,更忙一點

  這樣他能夠見到的人就更多一點

  也能多説説話

  然而除夕這天,沒有乘客上下車

  跟車上乘警互相拜年

  成為他唯一的新年面對面的問候

  “最久的一次,我有三個星期沒跟人聊過天

  那時候甚至對著鏡子,自己跟自己説話”

  除了接車,王建康還負責線路巡查

  車站前後五公里線路

  他基本每天都會走上一遍

  巡護的路佈滿石渣

  有時候剛挑破腳上的水泡

  第二天又在相同的位置長了出來

  節日中在這樣孤獨、艱苦的環境下工作

  王建康卻紅著眼説“習慣了,不想家”

  但行動騙不了人

  雨雪天巡護時,這位鐵路漢子會格外細心

  隨身攜帶著創可貼、速效救心丸等藥品

  為使命守護好鐵路

  同時他也在為家人守護好自己

  “再小的車站,也要有人去守。

  春運,是回家的路,守護好這條路

  我感覺自己也跟著他們回家了”

  聽到列車長鳴

  終於能踏實睡了

  在火車站附近居住過的人都有過體會

  經常會被夜裏的汽笛聲吵醒

  沒準兒還會因為充滿“起床氣”

  然而對望昆線路車間副主任于本蕃

  和他的工友們來説

  子夜12時列車傳來的長鳴聲

  就像是“安眠曲”一樣

  “聽到這聲音,就能好好睡了”

  他們工作的地方,在崑崙山腳下

  與玉珠峰相望,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空氣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5%。

  2006年剛上山時

  他和同事曾試用臉盆種蔬菜和綠植

  但都活不過3天

  “左邊的弦繩位置不準,向後移動2根枕木”

  頂著大風,于本蕃喘著粗氣吼著説

  于本蕃今年35歲,看上去卻40歲開外

  他1米75的個頭,身材微胖

  臉色蠟黃,嘴唇發紫

  細細的眼睛在與風的對視中瞇合成縫

  冬天,列車駛過時會擠壓凍土路段

  鋼軌很容易變得不平整

  讓列車平穩運作

  是于本蕃和同事們的工作

  “別看我們用的工具笨重

  可幹的是精細活

  軌距誤差要以毫米計”

  沒過多久,于本蕃的帽子上、睫毛上

  都挂了霜,渾身哆嗦、牙齒打戰

  為抵禦寒冷,于本蕃反覆搓手

  長時間的重復搓手,有時甚至

  把手套都搓裂了,手心都磨出了血

  為觀測鋼軌的水準高度是否達標

  于本蕃每走50米就要彎下身子

  趴在零下20攝氏度的鋼軌上檢查軌道

  長年累月的高強度作業

  讓他患上了嚴重的關節炎和脊椎病

  有一次,崑崙山車站附近突降暴雪

  鋼軌被積雪掩埋,車間全體人員連夜搶修

  連續三天駐守現場

  夜間氣溫低至零下10攝氏度

  只能在車裏抱著取暖;

  有一年元旦當晚,車間接到應急搶險任務

  此時菜剛上桌,大夥兒還沒動筷子

  就匆忙趕往現場,回來時已近晚上10點

  沒吃幾口就去睡了

  “有好一段時間沒給你和孩子做頓飯了

  不知道兒子還喜不喜歡吃我做的菜”

  “回去後,要帶著你和兒子

  去西安玩幾天,多拍幾張照片。”

  ……

  和妻子的短信很短,但讀起來又覺得很長

  今年春節,是于本蕃在山上度過的第8個春節

  在這個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地方

  這群平均年齡35歲的漢子,堅守了十余載

  如此拼命值得嗎?

  “沒有值不值的,這裡需要有人守護”

  這回答極樸素,卻震撼人心

  他們平凡嗎?

  不,僅是在這兒堅守

  就有著超越生命的意義

  “唐竺古道號”的

  “姐妹花”

  晚上8時30分,具有濃厚藏文化特色的Z6811次

  “唐竺古道號”列車緩緩駛出西寧站

  沿著青藏鐵路,開往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則

  今年31歲的貢久曲珍是這趟列車的列車長

  列車剛出發這段時間,是她最忙碌的時候

  貢久緊張而有序的忙碌著

  一口流利的漢語幾乎讓人察覺不到

  她其實是位來自西藏農村的藏族姑娘

  “初中畢業後

  我就離家去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上學了”

  一陣忙碌過後,貢久終於閒了下來

  她笑著説

  那個時候交通不是很方便

  每次去學校都要走一個多星期

  “就盼著有條鐵路能到家門口

  這樣我就能每個假期都回家了”

  2006年,青藏鐵路通車,貢久興奮極了

  “那時候想著畢業後就去青藏鐵路

  一是因為自己就是學鐵路的,二是離家近”

  當年畢業後,貢久如願以償

  成為青藏線上的一名乘務員

  12年從業生涯

  她也從原來那個靦腆羞澀的藏族小姑娘

  成長為現在美麗幹練的列車長

  2017年,貢久鼓勵剛剛大學畢業的妹妹

  旦增央金也報考青藏鐵路

  “我從小就喜歡姐姐的鐵路制服

  每次她回家就會穿她的衣服

  覺得又精神又好看

  現在我也穿上了這身制服

  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今年27歲的旦增羞澀地低下頭

  摸了摸自己的胸牌,露出了微笑

  現在,姐妹二人在同一個班組工作

  是“唐竺古道號”上唯一一對“姐妹花”

  貢久的家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色工村

  村裏的人世代以放牧為生

  放羊、轉場、賣羊

  村民的生活走不出這個圈子

  作為村裏為數不多出來工作的女孩

  她們成了親戚和鄰里們羨慕的對象

  “一回家就被問這問那

  ‘大城市是什麼樣的啊?’

  ‘汽車是不是像草原上的羊群一樣多啊?’

  ……

  在他們看來,外面的一切都是新奇的”

  “我倆想著工作幾年好好攢點錢

  在拉薩買一套大房子

  讓父母搬到拉薩去住”

  談到未來,姐妹二人都笑著

  她們眼睛裏發著光,好像幸福就在眼前

  “累不累啊?”貢久幫妹妹整了整額前的頭髮

  “不累,就是有點餓了……”

  貢久刮了一下旦增的鼻子

  姐妹倆一同笑出聲來

  光滑的鐵軌伸向遠方

  對於這對青藏線上的藏族姐妹花來説

  這條鐵路不僅承載著一份職業

  更是通向未來的希望

  從牦牛運輸到火車飛馳

  青藏鐵路如一條巨龍蜿蜒在蒼茫雪域

  橫跨江河、穿越群山

  把神秘雪域與內地緊緊相連

  這條天路是高原兒女的幸福之路

  一頭連著家鄉與希望,一頭連著遠方與夢想

  值得拼命去守護

  春運是什麼?

  這條天路的守衛者説:

  春運,就是守望幸福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