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感悟兩會】扶貧女醫生一年走遍夏河 當好守門人守護藏區孩子健康

2019-03-12 17:35:00
來源:中國西藏網
字號

  2018年4月,原新慧作為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的“組團式”健康扶貧醫療組成員,到達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人民醫院開展健康扶貧工作。她説:“國家非常重視婦幼保健服務工作,今年兩會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這一點。這樣的新年福利讓我由衷替民族地區的群眾高興。”

扶貧女醫生一年走遍夏河 當好守門人守護藏區孩子健康

  圖為原新慧為患兒看診

  兒科獨立分科:不用再跑那麼遠路看病了

  雖然缺氧的環境給原新慧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來不及適應高原反應帶來的痛苦,她就已經坐在門診,開始了兒科診治工作。

  2018年夏河縣人民醫院完成了兒科獨立分科,為培養兒科專業醫療團隊打下了重要基礎,原新慧為此做了不少工作。縣醫院兒科醫師缺乏,醫生日常工作兼顧兒科與成人急診工作,專業水準較低。近一年來,原新慧累計診治門、急診病人500余人次,每週定期查房兩次,並通過講課、培訓、教學查房及日常查房方式指導醫師規範化管理病人,規範化診療疾病。她抓住每一次機會,口口相授,以“師帶徒”方式帶教了兩名兒科醫師,為夏河縣人民醫院兒科新增診療病種20%以上,兒科患者的轉診率降低了。很多帶孩子來醫院看病的媽媽們都由衷感謝這位圓圓臉龐的女醫生,“我們不用跑那麼遠到城市大醫院給孩子看病了,孩子不用在路上受苦,真好啊。”

扶貧女醫生一年走遍夏河 當好守門人守護藏區孩子健康

  圖為原新慧(右二)進行教學培訓

  建章立制:因地制宜抓建設

  今年兩會的“部長通道”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在回答“看病難”的問題時提到,“以縣醫院為抓手,解決城鄉分開”“把縣醫院建設好,成為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龍頭”。原新慧深以為然。那麼在夏河縣,要從什麼地方入手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

  原新慧是一名兒科主治醫師,也是一名兒科學博士。來夏河不久,她就發現夏河縣醫院兒科屬於醫院薄弱學科。“無規矩不成方圓”,她立刻從規章制度入手,首先建立並完善包括普通兒科危重病人討論制度、兒科抗生素規範化使用制度、醫師值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制度、新生兒病房感染管理制度等16項制度。此外,她還在工作實踐中規範了兒科呼吸、消化及血液、風濕免疫等專業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及治療,並組織急診、兒科及婦産科醫護人員進行新生兒窒息復蘇培訓。

扶貧女醫生一年走遍夏河 當好守門人守護藏區孩子健康

  圖為原新慧(右一)為患兒看診

  新生兒重症監護:給孩子更多康復的機會

  “希望當地群眾提高醫療知識水準和對疾病治療的正確認識。”原新慧説。

  某天,一名僅15日齡新生兒來就診,經過仔細問診和檢查,原新慧診斷其為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但是家長卻因對新生兒疾病的認識欠缺,不同意住院治療。她耐心詳細地向家長講解了疾病的危害及治療方法,最終該患兒經過5天住院治療後痊癒。

  完成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的建設,成了原新慧的心願。在縣醫院領導的支援下,標準化NICU病房建成了,並首次開展新生兒科ICU工作,收治新生兒病患40余人次。面對重獲健康的兒童,原新慧説:“我擅長的是小兒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兒童保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我來這裡是為了健康扶貧,為當地的孩子們帶去更多康復和疾病預防的機會。”

扶貧女醫生一年走遍夏河 當好守門人守護藏區孩子健康

  圖為原新慧入戶診療並做健康指導。

  走遍夏河: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決守住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防線。”原新慧説,雖然自己是兒科大夫,但願盡最大力量去做更多的事情,響應對基層醫生發出的“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號召,當好人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原新慧講述了她與其他健康扶貧隊員參與指導“一人一策”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制定部分重大疾病及慢性疾病的幫扶措施的經歷。她走遍夏河縣14個鄉鎮,完成夏河縣79例大病入戶診療工作,同時進行送醫到府、送人就醫、政策宣講、轉診服務、健康指導等方面的工作,方便了貧困地區群眾看病就醫,目前已有650余名病人從中受惠。原新慧説:“在健康扶貧工作中,有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就是醫療人才。基層醫療機構要真正實現自己‘造血’,還應採取更多有效措施。希望新的一年,各族群眾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茜 圖片由受訪人提供)

  (責編: 胡瑛)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