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個九〇後眼中的“一帶一路”

2019-03-11 10:3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百姓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張翼

  生於1994年的鄭毅,畢業于山東交通學院。他從山東濟南到塞爾維亞工作近兩年時間了,因為一直在工地上跑,鄭毅的臉被曬得黑黝黝的。不説話時,他靦腆地笑著,有著二十多歲年輕人的青澀,但説起“一帶一路”,他立刻變得神采飛揚、滔滔不絕。

  “一帶一路”倡議將相距遙遠的塞爾維亞和中國連接起來,這也讓鄭毅有機會從濟南來到貝爾格萊德。剛工作不久就被他所在的山東高速集團派到塞爾維亞的建設工程現場,鄭毅感到很開心,也很珍惜這個鍛鍊提高的機會。“經過磨合,現在我的語言、技術和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共建‘一帶一路’讓更多中國企業走了出來,也讓我們這代年輕人有了更多海外工作的機會,在異國土地上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不斷修煉本領。”鄭毅説。

  山東高速集團在塞爾維亞主要承接的項目包括E763高速公路項目和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大廈項目。如今,鄭毅已經是山東高速塞爾維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綜合部副經理、E763高速公路項目組的工程師。

  “我們不僅和塞爾維亞同事在工作上合作得很好,在生活中也成了好朋友。”在鄭毅看來,無論是工作夥伴,還是日常生活接觸到的塞爾維亞人都十分友好。“一帶一路”倡議,從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將不同的國家、文化和人民連接在一起。

  “聽老員工説,2014年以前,貝爾格萊德當地的施工項目很少,幾乎看不到新建或翻建房屋。2016年下半年以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鄰居開始修建新房,越來越多新項目開工建設。”鄭毅告訴記者,“這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産生的積極影響,尤其是習近平主席2016年訪問塞爾維亞以後,更多的中國企業來到這裡投資,促成中塞雙方企業達成了更多合作項目。”

  正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所説,塞爾維亞人民很高興成為“一帶一路”偉大倡議的一部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塞中兩國開展了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合作項目帶動了塞爾維亞的經濟,為塞爾維亞人民創造了更好的生活環境。

  《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10日 05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