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通向美好未來

2019-03-11 10:3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專家評説】

  通向美好未來

  張水波委員(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國際工程管理學院院長)

  5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由中國倡議演變成全球共識,其建設進度和成果超乎預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一批具有示範性的重大項目和標誌性工程成功實施。

  2018年4月,我調研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城項目,一位參與項目的當地工程師的話令我記憶猶新:“感謝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給我一個很好的就業機會,感謝中國人民的善意,我相信中國的投資項目可以給斯里蘭卡帶來進一步發展,也相信‘一帶一路’倡議是一條通向美好未來之路。”

  5年來,我國已與123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71份合作文件,範圍覆蓋亞歐大陸、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南太平洋地區等;成立了“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于2018年成功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將於2019年舉辦第二屆。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成就,顯示出中國進一步全面擴大改革開放的決心,也對相關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共建“一帶一路”,體現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意志和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實現不同文明的相容並蓄、交流互鑒。在歷史長河中,亞洲孕育了眾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5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將舉行,這個盛會由習近平主席倡議召開,可以讓亞洲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讓地區發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

  我本人參加了“一帶一路”很多項目的調研和研究。以中亞天然氣管道項目為例,這一項目的建設和投産運營,不但對滿足我國高品質發展所需的清潔能源供應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而且可為相關國家帶來大量外匯收入,促進了哈薩克、烏茲別克等國的工程建設技術的進步,帶動了當地的建材、冶金、化工、油氣設備等數十個産業的發展,併為各國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

  《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10日 05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