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營商環境今年“會有更大進步”的底氣何來?

2019-03-08 13:00:00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字號

  全國兩會上,營商環境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之一。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引用世界銀行最新的營商環境排名時表示,中國從78位上升到46位,一年上升了32位,這從側面説明我們營商環境在不斷優化,今年可能會有更大的進步。

  “今年可能會有更大的進步”,這是一句既謙虛謹慎、又充滿自信的表述。2005年,中國企業營商環境綜合排名在全球第91位。2016年度與2017年度,停留在第78位。而此前的2013年度至2016年度,中國營商環境在世界排名中一共前移了18位。這表明,從2005年到2016年間,中國營商環境並不是直線上升的,而是經歷了曲折的過程。但總體上升的幅度差強人意。

  在全球第28位徘徊了2年之後,中國的營商環境在2018年出現了急劇上升的態勢,這是難能可貴的。2018年,經濟上行的壓力明顯加大,而營商環境的排名卻在快速上升,這種“反彈”勢頭,既出乎預料,又合乎情理。

  儘管營商環境的改善有著綜合的因素,但很明顯,2018年是中國大力改善營商環境的一個起飛點。其中有兩個標誌性措施,尤其令人關注:

  2018年全國兩會,“最多跑一次”改革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這項由浙江率先啟動、並且推向全國的改革舉措,為浙江營商環境的全面升級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儘管國內並沒有具有權威性質的機構發佈營商環境排名,但浙江在營商環境方面的打造上可謂有口皆碑,成為很多省份大會小會上的標桿。

  2018年減稅降費的力度加大。這一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及減稅議題不下10次,在減稅降費上出臺了一系列的舉措,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達1.3萬億。

  中國營商環境在世界銀行的排名,“今年可能會有更大的進步”。底氣何來?來自於經濟下行壓力之下中國經濟的韌勁,來自中國不斷深化改革所帶來的反彈之力,同時也來自2018年上述兩項措施所帶來的明顯變化。這些都為中國繼續改善營商環境,帶來了更大信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最多跑一次”再次成為熱詞。而與去年政府工作報告表述有所區別的是,今年的要求中,少了“力爭”二字。去年的表述是: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今年則表述為:確需到現場辦的要“一窗受理、限時辦結”“最多跑一次”。由此可見,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已經有了遞進,成為要求全國做到的“標準姿勢”。

  至於減稅降費,更是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第一個熱詞。總理在講到減稅降費的時候,會場幾次響起熱烈的掌聲。這表明減稅降費觸到了社會的痛點和難點,也表明減稅降費在執行力度上,很多方面都超出了社會預期。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拉出的減稅降費“清單”表明,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的要在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得到了具體兌現。將近2萬億的總量,既涉及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也關乎到民生問題。比如製造業增值稅,從去年的16%,今年要降到13%,企業的負擔大大降低,很多企業可以由此輕裝上陣。

  民生方面,電價、交通、網路費支出都要降低。尤其移動流量通訊費用,去年單價已經降低了63%,今年再降20%,這對移動生活時代來説,政府要求降的,百姓省的,都是實打實的獲得感。

  當前面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而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一方面面臨著對財政收入增長的影響,政府就要過緊日子。另一方面卻關乎企業與百姓的獲得感。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減稅降費的力度、具體措施和承諾當中可以看出,政府選擇的是讓企業和百姓不要過苦日子,讓政府過緊日子。因此這個普惠的紅包,是厚厚的、沉沉的、滿滿的,也是充滿溫暖的,對於進一步提升與改善中國的營商環境、激化企業活力、釋放經濟下行壓力、盤活經濟以及拉動內需與消費升級,都是有著全面提升作用的。因此,2019年度中國營商環境排位大幅靠前,順理成章,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