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聚力鄉村振興 實幹創造幸福

2019-03-07 10:4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徐建國代表:

  依靠科技推動産業升級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代表表示,近年來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成為鄉村振興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農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大而不精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農業科技含量不高、農産品附加值低等問題制約著現代農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需要發揮科技創新對農業的推動作用,要依靠科技力量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農業轉型升級。

  徐建國代表認為,推動農業科技的發展需要借助科研機構力量,在規劃諮詢、科研創新、資訊服務等方面與科研機構開展深度合作,全面提升農業科技的綜合創新能力和服務水準。同時,還需大力推進“智慧農業”建設,拓展農業發展空間。

  (本報記者劉夢丹、方圓整理)

  齊成喜委員:

  加快農産品與電商對接

  天津市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齊成喜委員説,現階段農村電商網銷以初級農産品和地方土特産品為主,缺少深加工、品牌化和標準化的農産品,品質難以保證,銷售收入增長緩慢。

  他建議,加快農産品現貨市場與電商對接。一是制訂農産品電商發展規劃;二是搭建京津冀農産品電商交易平臺、制定全國統一的特色農産品資質、定價標準;三是協調相關部委研究優惠政策,提高農産品電商吸引力和示範效應;四是創新金融服務模式,鼓勵政府、銀行、企業形成多維度參與。此外,還可引導農村電商從業者到電子商務發達省份學習先進理念和經營經驗;營造寬鬆的創業環境,鼓勵外出打工者和大學生返鄉參與農村電商創業。

  (本報記者楊柳整理)

  李學林委員:

  發展産業要因地制宜

  “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技術扶持和創新。”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學林委員長期從事農業技術研究,“在雲南,用好一項農業技術,往往可以支撐一個農産品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發展過程。”

  近年來,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充分發揮農業技術對農村地區産業發展的引導和支撐作用,結合雲南不同地區農村地域特色和高原農業發展實際,因地制宜地為當地農戶列出“産業發展推薦清單”。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水熱條件優勢,提高種植業效率。

  李學林委員建議,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尤其需要精準施策,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産實際,把技術帶進來,把農産品帶出去。

  (本報記者錢一彬整理)

  郭以錄代表:

  留住建設家鄉的人才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黃茆鎮上額村黨總支書記郭以錄代表認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農村的工作機會多了,生活環境好了,人才也就留住了。目前人才匱乏、外流的問題制約著不少農村地區的發展。

  如何引得來、留得住人才?郭以錄代表建議,一是在鄉村醫療、養老、貸款、技術培訓等方面給予優惠,讓人才對返鄉創業動心;二是加強同外出務工人員的溝通聯繫,提高返鄉務工、創業人員的待遇,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才安心;三是營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讓老百姓住得舒心。同時,還要注重培養本土人才,激發村民幹事創業的熱情,引導村民成為技術能手、致富帶頭人。

  (本報記者許晴、劉佳華整理)

  龐永輝代表:

  盤活鄉村文化資源

  “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支撐。”河北保定曲陽陳氏定窯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龐永輝代表説,盤活鄉村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文化産業可以促進鄉村産業的融合發展,提升鄉村産業附加值。

  龐永輝代表建議,一是在政策、資金上為鄉村文化産業提供支援;二是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結合當代藝術元素進行傳承和推廣,打造鄉村文化名片;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技術水準,培養一批文化産業人才,帶動當地特色文化産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本報記者韓春瑤、馬晨整理)

  馬露委員:

  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

  安徽省亳州市政協副主席馬露委員説,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業工作領域、職能大大拓展,但仍存在著機構不健全、隊伍不穩定、力量不匹配等問題。

  馬露委員建議,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充實基層人員力量,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根據各地農戶數量、村集體經濟組織數量、農村集體資産規模、農村土地承包經營面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數量等因素綜合測算確定農經管理人員數量。同時,建議縣鄉重組農經管理機構,配備專職人員,確保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在鄉鎮有機構負責、有人幹事。

  (本報記者胡婧怡整理)

  羅玉平委員:

  調動企業參與積極性

  “鄉村振興要形成長效機制,築牢基礎很關鍵”,民建貴州省委副主委、中天金融集團董事長羅玉平委員説,“調動企業參與建設積極性,帶動‘産業鏈’和‘服務鏈’,可以為鄉村振興帶來持久的活力。”

  2017年,中宣部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這位老支書帶領村民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黃大發的事跡深深觸動了羅玉平,羅玉平委員組織中天金融集團同老支書所在的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開展了結對幫扶。通過各方合力攻堅,團結村的貧困發生率從建檔立卡時的31.6%下降至10%以下。

  (本報記者臧春蕾整理)

  嚴琦委員:

  産業融合助推鄉村旅遊

  在重慶陶然居飲食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琦委員看來,鄉村旅遊逐漸成為旅遊投資和消費熱點領域,對促進鄉村振興起到重要作用。她在調研中發現,目前鄉村旅遊仍面臨産業發展能力弱、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

  嚴琦委員建議,促進鄉村旅遊發展首先應統籌規劃,有序開發,以小景點串聯大景點,以小景區豐富大景區;其次,應加快交通體系、標識系統等各項服務功能和配套設施建設;再次,強化産業融合,做大做強特色農業。同時也要探索機制創新,激活市場主體,引導多方共同參與鄉村旅遊建設。

  (本報記者楊昊整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