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個快遞小哥把自己“寄”到了人民大會堂

2019-03-04 10:39: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咚咚咚

  有個快遞小哥在叩門

  不過這一次

  他叩開的是人民大會堂的門

  “我叫柴閃閃

  閃閃發光的閃閃”

  新青年第61期

  全國兩會特別節目

  聽中國郵政上海站郵件接發員

  全國人大代表柴閃閃

  如何用汗水鋪就閃閃發光的人生

  新 青 年 演 講 柴 閃 閃▼

  大家好,我是新青年柴閃閃,閃閃紅星的閃閃。我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也是你們再熟悉不過的千萬郵政快遞行業中的一員。

  今年是我來到上海的第15年。剛到上海,我就開始從事郵政快遞行業。那是在2004年,我中專畢業後,從湖北省老河口市隻身一人來到上海,進入郵政系統成為一名扛包裹的郵件轉運員。那時候,郵政快遞行業幾乎都是全人工操作。冬天,我站在站臺上裝卸郵件,凍得渾身發抖。我咬了咬牙,給自己買了一件衝鋒衣,55元,太貴了!

  你要問我,那會兒最不喜歡的包裹是什麼?我會説,最不喜歡的就是書。生活用品的包裹,有輕有重,可是書、印刷品、雜誌等組成的包裹,幾乎是所有包裹裏最重的。大家一天3000多袋扛下來,整個人都趴下了。有的時候,卸完包裹坐在月臺前的葡萄架下稍作休息的時候,我就在想,會不會有一天我們的工作也能有個屋檐?

  時間過得很快,2009年前後,不只接發員,公司內的一些管理崗位都向更多的人群開始開放,戶籍、學歷等不再是硬杠杠。哪怕是像我這樣的外地戶籍農民工,也可以和大家一樣,平等地獲得工作機會、工作報酬。我不僅有了工作的屋檐,還會有更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2011年,上海市郵政分公司要舉行業務練兵大賽,公司員工都可以報名參加。比賽要熟記全國2600多個地名,要快速地畫出全國鐵路幹線圖,還要背熟厚達五釐米的理論知識材料。我在公司的列印機上把地名錶列印了下來,這些地方我都沒有去過,但我在分揀中心的那一平方米記住了全國的這些地方,都在地圖上的哪個位置。

  我中專畢業,很多東西只能靠自己找規律記。到現在,我還依然記得,內蒙古的“旗”比較多,可以把帶顏色的歸在一起。東北的山多,所以密山是牡丹江的;北京的風多,所以密雲是北京的。這份地名錶單陪伴了我將近十年,現在早已經磨破了,但還在我的工作崗位上。每到空閒的時候,我還是會去看幾眼。哪怕現在有了手持的終端,也不能把基本功給忘記了。它的存在告訴我,我不需要羨慕任何人。

  我所經歷的,是中國三億農民工的一個縮影。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的快遞業務量闖過了又一個百億級關口,達到了500億件,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超過了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的總和。在這背後,是每一個快遞行業從業者的腳步和奮鬥。

  今年,在過年回湖北老家的路上,我坐在19個小時車程的普通列車上,一節車廂一節車廂地走,和外出打工的老鄉們聊聊天,問他們是掙得多了,還是掙得少了。我發現,和以前相比,我們都變了。

  過去,老鄉們都只想著吃飽穿暖,回家的行囊裏給孩子們帶的都是吃的。可是現在,不少老鄉們都在想著,怎麼讓自己變得更好。有的報班考技師,有的自學英語。行囊就是再重,也要給孩子們帶幾本書回去。

  我們這些新生代的農民工渴望學習、嚮往尊重,我們不再像老一輩那樣,進城就是為了打工掙錢、回家蓋房。我們想增長見識、提升眼界、學到真本領,我們想在大城市裏拼出個樣來,獲得社會的尊重和認可。

  這兩年,農民工的住宿、社保問題都得到了系統性的重視,職業技能培訓更是有了系統化的藍圖。像我們這樣的農民工,需要的是電腦系統操作、資訊應用創新等方面的培訓,不再靠體力取勝了。

  今年兩會,我帶來的建議中就有提到,希望每個農民工、産業工人都能夠享受到個性化的培訓。身在這個城市裏,我們都是它的一分子。我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建議,就是希望能夠通過源頭的綠色包裝推進垃圾整體的減量,共同為特大型城市的生活垃圾“減負”。這個創意並非來自我個人,而是在路上和一個老鄉聊出來的。

  以前,我們都想著城市給了我們什麼。現在我們也在想著,我們可以給城市什麼。我們需要一個屋檐,也要有撐起這個屋檐的力量,讓每個人公平地奮鬥,都能夠獲得閃閃發光的人生。這,就是我作為一個全國人大代表奮鬥的目標。

  我是新青年,柴閃閃。

  15年前,他中專畢業後隻身從湖北老家到上海打拼,幹起扛包裹的轉運員。他冬天在站臺上凍得渾身發抖;夏天又頂著車廂近50℃高溫奮戰,團隊一天裝卸包裹3000多袋。

  10年前,他抓住機遇埋頭學習,逐漸從一名普通農民工成長為青年業務骨幹。他把全國2600多個地名熟記於心,每天1萬多袋郵件經他之手,快速準確地“奔赴”全國各地。

  1年前,他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廣泛傾聽各個層面普通勞動者的真實心聲。他反覆醞釀,認真準備代表建議,把人民的囑託和期盼帶到北京,帶到中央。

  上海郵政“業務技能練兵”五項全能第一、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優秀青年突擊隊員、先進農民工……

  儘管榮譽閃閃發光,但他始終奮戰在工作一線,有什麼好的經驗方法,第一時間通過QQ群與大家分享;

  他始終牢記自己共産黨員的身份,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公益活動,以志願者的身份穿梭在各個火車站之間;

  他始終銘記肩上“人大代表”四個字的分量,從中專到大專再到大學,不斷給自己充電,提升履職的能力。

  寄出期待,簽收美好。15年來,他見證了中國快遞行業飛速發展的步伐;而他的經歷,本身就是中國近3億農民工奔跑在追夢路上的縮影。

  新生代農民工是啥樣?他説,進城不再只為打工掙錢、回家蓋房;而是為了學本領、開眼界,真正“混”出來,留下來,受尊重,被認同。

  哪有什麼“開挂”的人生?奮鬥是唯一的標準答案!

  新青年對話柴閃閃

  新 青 年 專 訪 柴 閃 閃▼

  問:為什麼勤練快遞業務技能?

  答:像我們從事快遞服務,在郵件這塊,一個是安全,一個就是服務上面的迅速、準確。如果一個郵件在分揀或者是投遞的時候不夠嚴謹,可能這個郵件就會錯投。一是會給下一環節增加負擔,二是這個郵件就會像免費旅遊一樣,給客戶的體驗增加不好的印象。

  問:快遞小哥需要怎樣的品質?

  答:快遞小哥現在基本上相當於一個城市的移動志願者。他們不但走家串戶地提供一些便捷的服務,而且在送快遞的路上,看到哪個地方有危險信號,隨時都可能變成志願者。不管是做什麼行業的,特別是作為我們新時代的勞動者,更應該有工匠型的精神。作為一個快遞行業的勞動者,服務於城市的千家萬戶,不管是在這個城市居住的,還是來到這個城市裏面的,都會看到我們的身影,大多數在享受城市便捷服務的時候都會接觸到我們。我們作為城市的一扇窗戶,也更有義務在我們的平時的工作中,體現我們行業勞動者的責任和擔當。

  問:從業15年,快遞行業有哪些變化?

  答:現在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快遞行業這塊發展特別快,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從前幾年四五十億件,漲到現在的500億件,這個漲速基本上年均都高於50%了。隨著時代的發展,老百姓對生活美好的需要,也促使我們快遞行業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服務能力。我們實際上還有很多感到榮幸的地方。現在不是有扶貧這一塊嘛,快遞行業在貫通農産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這塊,也有很大的作為。

  問:參加過哪些職業培訓和學習?

  答:來到上海的時候,我是一個中專畢業的學生。中專嘛,為了學一門基本的技術,出來打工,工作好找。但是,出來以後感覺我們這個學歷,包括手上學的東西,在社會應用上還是有很多不足。後來不管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裏面,都組織了很多培訓,向我們開放了很多學習的機會。我們有這些機會,也積極地去提升自己。你一邊要工作,一邊要學習。學習的話,你也得有路子學,還要有資源學。學校裏面會提供一個平臺,休息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這些平臺去學習。

  問:農民工如何個性化、精準化培訓?

  答:有的人可能就是進來想長長見識、學學技能,可能就回去了。有些人可能會適應,喜歡在城市待下來,然後就在城市紮根下來了。針對不同的群體,教育方面應該多元化。現在有些城市實際上已經有多元化的培訓了,但是還有很多平臺,加盟性的平臺,他們學習的機會不是很多。針對他們的需要,也應該考慮提供一些多元化的培訓。有的人可能喜歡管理方面的,有的人可能想在電商這塊有所發展,希望學習電商物流方面的一些知識。在城市裏面,如果有機會邊工邊學,有的還會學習一些現代化的種植技術、養殖技術。不管是在城市裏面,還是在鄉村裏面,都應該提供一些平臺,供我們這些人來選擇。

  問:今年兩會為什麼會想到綠色包裝的建議?

  答:一是為城市的垃圾處理減量,二是也要為我們生活的環境盡一份代表的責任和義務。去年年終的時候,我去參加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調研。我們在泥城鎮看到,那邊的鄉村裏垃圾分類這一塊做得很好,但是我們在垃圾桶裏也看到有快遞、郵件的包裝袋。平時我們自己的工作接觸中,也看到了很多過度包裝的現象。今年上海市兩會的時候,《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裏面有特別提到,快遞行業在源頭減量上面要積極作為。所以,這是根據我自己的行業接觸,還有我作為一個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也有義務去呼籲這方面。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