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會話題穩金融】利實體,金融活水滾滾來

2019-03-04 10:33: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2018年,穩金融積極有序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持續加大,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開局良好,金融市場進一步規範創新發展。我們要立足實際,走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章鋒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要加快民企信用評價體系建設。”章鋒代表表示,由於當前民企信用評價體系不完善,使得不少經營者不講信用、拖欠債務、惡意搶注商標、制假售假等,甚至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章鋒代表認為,信用缺失也使得民企往往很難從銀行獲得支援,是導致融資難、融資貴的原因之一。

  章鋒代表建議,由國家相關部門牽頭制定全國統一通用的民企信用評級標準,且標準設定要科學、公正、便於操作。同時,還要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現代化技術手段推進完善民企信用評級體系。

  “還要建立完善的民企信用評級保障和退出機制。”章鋒代表表示,要建立嚴格的民企信用評級造假責任追究機制。此外,還要將民企的信用評級與信貸、稅收、市場準入等政策關聯起來,做到“有賞有罰”。例如,信用好的民企,可享受貸款利率和稅收優惠等,反之,信用差的民企在貸款、稅收、市場準入等方面則要受到限制。

  (陳果靜)

  吳金筆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南安市省新鎮省身村黨委書記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活則經濟活,金融穩則經濟穩。”吳金筆代表説,穩金融不僅要注重防風險,更要提供充分、必要的流動性,保證實體經濟正常運作。

  長期以來,小微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的現實困境,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融資擔保方式過於單一。吳金筆代表説,許多小微企業本身是輕資産的市場主體,在起步階段缺乏資金扶持。但在融資過程中,金融機構卻又要求企業提供足夠的擔保抵押物。因此,小微企業往往會因為缺乏不動産作為融資抵押,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支援。從銀行角度看,許多銀行出於防風險考慮,即便把利率調低一點,也樂意把錢借給不差錢的企業,不太願意把錢借給小微企業。

  吳金筆代表説,穩金融,就必須使金融資源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因此,應該以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為抓手,繼續研究銀行支援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為廣大小微企業量身定制更加優惠的金融支援政策。 (林火燦)

  文愛華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行長

  文愛華代表表示,國有大型銀行作為中國金融的重要支柱,理所當然要主動承擔起政治責任,防控金融風險,這不僅是自身持續穩健經營的應有之義,更是自覺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穩定的應盡之責。

  文愛華代表介紹説,2018年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貸款新增541億元,創歷史最好水準,實現不良和逾期率雙降。

  “建行湖南省分行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多措並舉防控金融風險,取得了顯著成效。”文愛華代表説:“首先,我們推行了全面風險管理,將風險管理覆蓋至所有機構、所有員工、所有業務及所有經營管理流程。其次,我們特別加強了風險預警工作,力爭做到風險資訊早發現、風險動態早預警、風險苗頭早化解。再次,我們加強了信貸文化建設。在總結正反面案例的基礎上,我們提煉出了‘廉潔、真實、高效、共贏’的信貸文化,班子成員帶頭開展信貸文化講座,組織編寫信貸損失案例,做好信貸損失問題反思,將信貸文化建設工作納入全面風險管理評價考核辦法。”

  (袁 勇)

  周桐宇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

  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是穩金融的重要方面,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更是重中之重。周桐宇委員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近兩年,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緩解,但大多數信貸需求在1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沒有被滿足。”

  周桐宇委員認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方合力。她建議,一是對小微企業實行數字化改造,推動多方數據共用。具體包括鼓勵小微企業實行生産和經營數字化,以此積累數據;推動工商等相關公共數據向金融機構開放,增加小微企業數據的維度和準確度;以及支援貸款機構之間數據互通。二是推進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聯合貸款等方式實現優勢互補。三是發揮民營銀行和小貸公司作用,給予合理杠桿率。周桐宇委員説,為了鼓勵更多民營資本參與,與商業銀行一起形成小微企業融資“幾家抬”的良好局面,建議適當放鬆民營銀行發起設立和參股限制。此外,適度放開小貸公司等放貸機構杠桿率限制,明確小貸公司金融機構定位,允許這些機構通過發行債券和資産證券化産品獲得融資。 (董碧娟)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