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走過代表委員通道,他們——通民情 道民聲

2019-03-03 10:34:00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號

  貴州赤水太和村村民在晾曬竹絲。王長育 攝

  雲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房村村民馬正發在田間收穫馬鈴薯。李酋 攝

  資料圖片:青海鹽湖集團一景。

  北京某寫字樓的AED設備。人民網 劉鑫 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

  隨著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全國兩會吸引世界關注的目光,也是各媒體展示融合發展新進展新成就的重要窗口。

  今起本版推出“全媒看兩會”專欄,每期聚焦一個主題,融合本報各平臺新媒體産品,關注兩會熱點,邀請代表委員建言獻策,傾聽會外百姓真實感受。

  北京,人民大會堂,又是一個春天。全國兩會一年前首次開啟“代表通道”“委員通道”,78位代表委員走上中央大廳。

  這一年,這些代表委員經歷了怎樣的履職故事?今年,他們帶來了哪些基層聲音?

  竹編工藝品帶動就業3000多人

  “唰唰唰”,幾名女工在坊內忙碌著,手指翻轉間,晶瑩剔透的竹絲在白瓷瓶上縱橫交錯,成為精美的竹編工藝品。90後苗家妹子、貴州赤水大同鎮民族村村民楊昌芹代表來回穿梭講解。去年,她帶著一個竹編水杯,走上代表通道。

  履職第一年,楊昌芹專注于家鄉竹編産業的工藝創新和市場開拓。在村裏辦起培訓班,幫助鄉親製作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産品。茶具、箱包、服飾等,改變了傳統竹編樣式陳舊、實用性差的弱點,不僅暢銷全國,還進入海外市場。

  “生意越來越紅火,老鄉的收入水漲船高。”楊昌芹很自豪。去年,她開的公司創造400多萬元産值,大部分收入用於支付勞務,創造27個固定崗位,帶動40多人在家就業。目前,赤水有1000多人從事竹編生産,帶動3000多名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楊昌芹説,今年將提交一份赤水河保護開發的建議。

  高科技馬鈴薯每畝增收4000元

  初春,拉祜山鄉生機盎然。滿載冬季馬鈴薯,一輛輛貨運卡車整裝待發。在田間調研的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朱有勇代表十分高興,“今年收成不錯,價格特別好。”

  作為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蒿枝壩村駐村扶貧成果,冬季馬鈴薯去年陪朱有勇站上全國兩會代表通道,現在更是走遍全國各地。

  “我們的技術轉化就要幫村民把做不了的事情做起來。”朱有勇説,高科技可以增強産品特殊性。從一開始示範的100畝,到去年僅瀾滄全縣示範種植冬季馬鈴薯就達3300畝,推廣種植6700畝,群眾預計每畝可增收4000多元。科技轉化讓村民口中的“冬閒田”變成了“效益田”。

  “現在,冬季馬鈴薯産業已經鋪開,德宏、臨滄、西雙版納都開始了規模種植。”朱有勇説,接下來會加大科學技術在農業産業方面的運用,通過發展林下經濟,真正地把森林資源變成經濟資源。

  鎂資源利用年産各類産品112.4萬噸

  青海擁有全國最大的鹽湖資源,蘊藏鎂、鉀、鋰等礦物。以前,生産鉀肥時的廢水裏,鎂資源不僅沒被利用,還影響了鹽湖成分。

  去年,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長孟海代表手捧一塊鎂錠走上代表通道,介紹脫胎于鹽湖滷水的綠色迴圈産品。“去年金屬鎂一體化項目14套主生産裝置實現了互通互聯,建設階段全面收官,轉入全面試車試生産階段。”孟海説,2018年金屬鎂一體化各裝置年度生産各類産品112.4萬噸,同比增加40%。

  “搞金屬鎂一體化,一要滿足生態環保要求,二要對鹽湖滷水中的資源充分利用。十幾道工序整合在一起,難度可想而知。”青海鹽湖集團負責人説。面對企業反饋的困難,孟海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給予專項扶持資金,面對面解決問題。

  發揮新材料開發優勢——這是孟海關注的新話題。

  心臟除顫器演示教學1000多人

  我國平均每分鐘有1人死於心源性猝死,成人心肺復蘇普及率不到1%。路遇行人突發心臟驟停,很多人不敢救治、不會救治。去年兩會,北京阜外醫院主任醫師敖虎山委員手提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走上委員通道,呼籲普及心肺復蘇培訓,推廣其在學校、企業等公共場所的普及。

  2018年,敖虎山西行新疆,南下黔瓊。5000公里行程,300萬元常用藥品,1000余名聽眾……他開設講壇、配送藥品、進行義診,為基層醫務人員講授健康知識,為群眾演示AED使用方法。敖虎山發現,邊遠地區很多基層醫務人員都不知道如何使用AED,“提高邊遠地區基層醫務人員診療水準刻不容緩。”

  一年下來,敖虎山意識到,老百姓健康意識還需提升。“今年我增加了醫體深入融合等方面的提案,希望能為健康中國建言獻策。”

  采寫:本報記者汪志球、程煥、李茂穎、原韜雄,人民網記者白真智、劉鑫、林露、陳孟、栗翹楚

  我喜歡拍在基層生活的小人物的故事。通過電影關注、感受、體會當下的社會,獲得新的感受,創造新的作品。

  在山西汾陽賈家莊,我的團隊在籌建一個三廳影院和一座藝術中心。優質文化資源如何更好繼承,文化資源怎樣更好流動,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導演賈樟柯代表

  怎樣讓沙産業更好發揮作用,如何搞沙漠旅遊和維護,是履職過程中需要思考的。

  看過鄂爾多斯植被栽種與産業規劃,我們也在考慮如何做好科爾沁的沙化治理。在內蒙古自治區,沙化較嚴重地方的節水是一個大課題。我今年更注重節水的調研,一直在思考怎樣從政策和規劃角度更好地實現節水的目標。

  ——內蒙古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傳媒系主任王曉紅代表

  代表通道搭起了連接人民與政府更堅實的橋梁。去年,我曾到各地調研工業發展情況,並認真學習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規劃,積極履行代表職責。

  作為一名企業界代表,除了關心自己所在行業的動態,還要時刻關注百姓的所思所想。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代表

  深耕所在領域、把大飛機做好,本身就是我履職的一部分。與此同時,積極建言獻策,為國家的法治建設、經濟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與飛機打交道的37年裏,我經歷了中國大飛機製造從無到有的過程。如何設計出一款飛行員愛飛、用戶叫好、乘客滿意的飛機,是我的奮鬥目標。

  ——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代表

  2018年以來,三亞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推進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在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上,三亞被評為“2018美麗山水城市”,以留住碧海藍天的魄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我們絕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

  ——海南省三亞市市長阿東代表

  重視高技能人才培養與工匠精神傳承,一定要讓勞動者願意當藍領、爭當“時代工匠”。

  在一些企業調研時,我發現技能人才斷檔的現象較多。建議在制度層面進一步為企業減負,讓企業能輕裝上陣、吸收高技能人才,同時為員工搭建能夠展示所學的舞臺。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裝配廠調檢一車間工人王建清代表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