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人大代表呂春祥:以“專業”態度履行代表職責

2019-02-28 13:41: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新春走基層代表委員履職記】

   元宵節的夜晚,人們走上街頭,看燈賞景。而在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材料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副所長、碳纖維學術帶頭人呂春祥,剛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還未來得及閱讀並回復朋友們發來的祝福資訊。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一年來,翻開呂春祥的履職日曆,連軸轉是他的工作常態。在他看來,自己的代表性應該體現在四個方面,即人大代表、學者代表、山西代表、基層代表。

   作為人大代表,2018年5月,呂春祥參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開展檢查、調研。事先備課,事中調研,事後總結……為了三四天的檢查,他付出3個多月的努力。這次檢查調研,讓呂春祥感受到了山西環保的巨大壓力,也感受到了國家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和力度。他問自己:“作為人大代表,我能為山西環保做些什麼?”之後,他請教環保專家,系統學習環境治理方面的知識。“不懂就要學習,嚴謹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無論在哪個領域,呂春祥都以“專業”來要求自己。去年7月,他從汾河、桑幹河、滹沱河“三河”源頭的污染治理情況入手,先後走訪多個部門,初步形成“加強滹沱河流域中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從源頭根本控制污染,及早治理污染”的建議。

   “作為學者代表,要時刻銘記積極為國家建言獻策,圍繞碳纖維做工作。”碳纖維是與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密切相關的戰略物資,碳纖維産業是當今新材料界發展最為活躍的産業之一,也是技術整合度高、經濟帶動力強、發展速度快、綜合效益好的新興産業。2018年,呂春祥受國家新材料産業發展領導小組等單位委託,在中國工程院幹勇院士和李仲平院士的領導下,會同國內有關專家,先後就國家“卡脖子”材料、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領域重大生産性短板裝備情況、2018年碳纖維領域研發生産及應用情況進行專題調研,所形成的調研報告為國家戰略性決策提供了關鍵依據。

   “作為山西代表,要為山西産業佈局作貢獻,為山西轉型發展作貢獻,我希望山西碳纖維研究能夠走在中國前列。”呂春祥介紹,山西有較好的碳纖維産業基礎,但是産業鏈條不完整,下游應用剛剛起步,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就好比已經有了麵粉,但是還沒有麵條。”去年全國兩會上,呂春祥建議,國家材料重大工程優先支援山西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建設高技術攻關、産業、應用一條龍的項目集群,打通“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成用”的技術産業鏈條,提升技術硬實力,推動我國新材料産業發展實現從跟蹤仿製到自主創新、從研製生産型到效益規模型兩個重大轉變。讓呂春祥欣慰的是,去年太鋼千噸級高端碳纖維二期工程順利建成投産,今年推進三期項目建設已經寫入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與此同時,山西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建立了山西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創新中心,這將為構築完整系統的山西新材料創新鏈、産業鏈、價值鏈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基層代表,一年來,社區、政務大廳、公交車上,都是呂春祥經常去的地方,他認為只有傾聽基層群眾最真實的聲音,把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建議。他向太原市不動産登記中心建議高效辦理不動産權證,向太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建議允許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中超出擔保額度的部分。這些建議都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呂春祥説:“人大代表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應該時刻將職責銘記在心裏、履職在行動上。我還要繼續努力,在不斷學習中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採訪手記】

  總有一盞燈光在閃爍

   採訪完呂春祥,已是晚上9時許。街道上五彩斑斕的燈飾和材料樓裏的那一盞燈光形成鮮明的對比。呂春祥帶領自己的團隊,靠著“光背啃大餅”的苦幹精神,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研發生産出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碳纖維産品,參與並見證了我國碳纖維材料研製生産水準由低端走向高端,打破了國外一些國家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

   在記者眼中,呂春祥是一位與眾不同的科技工作者,他能夠隨時切換不同的角色,切換不同的思維。正如他自己所説:“科研人員應該有科學家思維、工程師思維、企業家思維等多種不同的思維。科學家思維將多種可能性變成現實,工程師思維讓設計不斷優化變得可行,企業家思維將科學研究帶入實際應用。”

   經過近20年的努力,呂春祥和他的團隊為提升國內碳纖維産業的自主創新和技術整合能力作出了重要貢獻,使我國完全具備了建設“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碳纖維研發和産業基地的條件。但是,在採訪中,呂春祥總説自己見的高人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還未做到的事情太多。

   走在街上,五彩斑斕的遠處總有一盞燈光在閃爍,那一盞燈光下是否也有一個呂春祥?是的,每一個華燈璀璨的夜晚,都離不開一盞盞燈光的點綴。而像呂春祥一樣的科技工作者們,正是那一盞盞的燈光。

   (光明日報記者 楊玨)

  《光明日報》( 2019年02月28日 04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