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疆:攻堅克難奏響新樂章

2019-02-26 11:14: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牢記囑託 砥礪前行】

  2017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疆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指出,要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以推進新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引領,以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為基礎,以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等為重點,堅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鞏固民族團結,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

  一年多來,新疆各族人民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奮鬥在一起,在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征程中,攻堅克難,奮力前進,取得了新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景象。

  民族團結是基石

  剛剛過去的元宵節,天山南北沉浸在歡慶海洋中。新疆各縣鄉都舉行了熱鬧的社火巡遊活動,各民族兄弟姐妹在濃濃的中華傳統文化氛圍中,感受著民族團結帶來的美好生活。

  阿克蘇市蘭幹街道朝陽社區裏,一首悠揚的歌聲傳出來:“我結親,你認親,民族團結一家親;心相通,脈相連,攜手共建大家園……”這首《民族團結一家親歌謠》的詞作者是年近八旬的夕陽紅文藝隊隊長王瑛,作曲的是和她結為親戚的艾爾肯。“我填詞,弟弟彈曲子演唱,我們是一對好搭檔。”王瑛説。

  56歲的邵翠珠和45歲的阿孜古麗艾買爾也是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結的親。兩人相識于1997年,那一年阿孜古麗艾買爾從10公里外的衣幹其六大隊嫁過來,因為不熟悉也不出門。邵翠珠主動到府幫助她,兩人成了好朋友。邵翠珠説,我也不知道怎麼和她那麼好,可能是緣分把我們牽在了一起。

  朝陽社區居委會主任吐拉克尼亞孜介紹,朝陽社區所轄居民包含6個民族,各民族相鄰而居,門對門、戶對戶,嵌入式居住比例高達95%,各族居民共居、共學、共事、共樂。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職工尤良英多年來身體力行地踐行著民族團結工作,她與弟弟10多年如一日的團結故事在新疆家喻戶曉。她感慨地説:“一年來我和弟弟麥麥提圖如普穆薩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走到哪兒就把民族團結宣傳到哪兒,帶動各族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民族團結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目前,新疆各族幹部均有自己的“親戚”,許多地方還開辦了民族團結一家親賓館、餐廳,天山南北每天都上演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美好故事。

  脫貧致富貴精準

  春節剛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舉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提出必須要精準施策,真抓實幹,堅決打贏新疆脫貧攻堅戰。各級領導深入基層一線調研,緊緊圍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總體部署,研究推進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相關工作。

  在阿克蘇最西邊的烏什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老幹部駐村工作隊已經在前進鎮托萬克麥蓋提村推動開展各種技能培訓。工作隊動員50名有一技之長的村民在便民巴扎開設理髮店、公共浴室、涼皮店、打馕店、快餐店等商鋪和夜市。

  阿吉然木面點培訓室的負責人是阿斯古麗吐爾遜,在工作隊的幫助下,她學習了面點技術,在便民巴扎開設了面點培訓室,每個月收入達5000元。她還收了12個徒弟,幫助大家一起致富。她説:“我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好好開店,努力賺錢,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環境,讓他們努力學習,成為祖國有用的人才。”

  玉斯屯阿依庫樂村曾是阿瓦提縣的一個貧困村,全村329戶中,2017年有貧困戶68戶。在工作隊的帶領下,經過一年的努力,在2018年10月24日全部退貧,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走進夏荷蘭辣椒合作社工作車間,幾名女工正在嫺熟地工作。女工艾米拉古麗艾坦木是托萬克阿依庫樂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家裏種植小麥,一年收入只有4000元,今年1月她來此工作後,每個月有1400元的工資,3個月後工資會增加,今年年底,她將脫貧。

  當年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策勒縣策勒鄉巴西玉吉買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買買提依布熱依木買買提明一年來也很忙,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他帶領全村農民種植甜辣椒,每人平均收入漲了2000多元。

  2018年,新疆共有53.7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513個貧困村退出。

  生態治理在路上

  阿克蘇地區林業和草原局黨委書記、副局長夏宏偉介紹,阿克蘇地區作為蘋果最大生産基地和特色林果業基地,一年來按照新疆建設環塔裏木盆地優質特色林果基地戰略決策,堅持把發展林果業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和命脈工程,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推動特色林果業發展。

  夏宏偉説:“2018年阿克蘇地區蘋果總面積38.9萬畝,挂果面積33萬畝,産量70.04萬噸,産值26.5億元。同時,阿克蘇地區以核桃、紅棗、杏、香梨為主的特色林果業已發展到450萬畝。林果總産值達到144.86億元,農民每人平均林果收入4992元,佔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33.46%,林果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産業。這要得益於我們多年來堅持的生態建設戰略,林果業早就成為生態建設重要的一環。”

  在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古勒阿瓦提鄉買裏艾日克村村民阿布力孜買土的小院裏,挺拔的楊樹排成一排,他笑著説:“種的樹越來越多,擋住了風沙,保障了我們的收成。去年我的收入超過了3萬元,這得感謝政府實施的生態治理工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阿克蘇地委書記竇萬貴説:“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把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貫徹落實到發展各環節,像對待生命一樣愛護生態環境。”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