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普通人買得起的養老服務!這項新政策啟動,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

2019-02-24 11:0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22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在北京舉行了“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啟動專題會議,並同時印發《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南昌等7個城市成為首批城企聯動普惠養老試點城市。

  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是什麼養老模式?

  普惠養老,重點首先在“普惠”兩個字,即擴大惠及面,讓更多普通群眾、工薪階層享受到買得到、買得起、買得好、買得放心的養老服務。

  “城企聯動”指城市政府和企業雙方簽訂合作協議,約定與當地居民收入和退休金水準掛鉤的普惠性服務內容,力爭到2022年,形成支援社會力量發展普惠養老的合作新模式。城市政府通過提供土地、規劃、融資、財稅等所有的政策進行支援,企業按約定承擔公益,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

  這次首批自願參與專項行動的城市共7個,南昌、鄭州、武漢、成都、秦皇島、許昌、宜興,和城市一對一簽約的是前期經過篩選的當地養老企業。簽約後,這些企業可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每張床2萬元的建設補貼。

  簽署協議 化解養老企業融資難

  在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幫助養老降低融資成本,而這個成本怎麼降?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國家發改委簽署了合作協議。

  據了解,過去我國從事養老服務的企業大多是民營企業,規模小,資産少,缺乏相應的信用和擔保保障,申請項目貸款時常常會遇到困難。

  在22日的簽約儀式上,國家開發銀行等五家金融機構和國家發改委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對於納入城企聯動名單的城市和企業,金融機構將主動對接,提供基準利率甚至更優惠利率的貸款。

  國家開發銀行基礎設施局副局長 馬梅梅:

  國開行的貸款基本上是按照項目的資本金,他自己要出20%,80%我們都可以給它承擔。

  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新模式新在哪?

  與過去的養老模式相比,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模式新在哪?又能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實惠呢?

  北京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陳功:

  普惠養老專門提到了經濟上可負擔、方便可及,這是很明顯的特點。並且也強調了和多方的養老服務需求對接,尤其是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還有一個很典型的特點,就是落實了老齡事業和産業共進,在這個過程中還把醫養結合提了出來。應該説這是一個開放的機制,能夠讓整個社會力量參與的機制。

  對於老百姓來説,普惠養老使得需求對接更加明確,有助於提升老百姓的滿意度和獲得感。老百姓更便利可及,受益範圍也得到了擴大。資源整合效率得以提升,服務品質上也都得到了改進。

  目標:“三提升”“兩下降”“一滿意”

  此次專項行動的具體目標,簡單概括就是:“三提升”“兩下降”“一滿意”。

  “三提升”是普惠性養老床位數量明顯提升,服務品質明顯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包括養老床位和床位中的護理型床位的數量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城市中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要達到40張,護理型床位佔比超過60%,醫養深度融合。

  “兩下降”是通過土地、金融等多種政策組合支援,推動企業建設運營成本下降,服務價格下降。當然,這樣的下降,反過來也會對企業服務品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起到正面作用。

  “一滿意”是讓更多老年人受益,提高人民群眾對社會養老服務的滿意度。

  落地實施,需注意哪些問題?

  要在三年內實現上述目標,各城市的壓力大不大,在具體落實政策的過程中,我們又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一起看專家的解讀。

  北京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陳功:

  首先,在中國不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特別突出,如何準確把握好老年人不同層次的需求,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精準的服務,這是一個最大的挑戰。第二,城企自願參加合作的過程中,怎麼落實好相互之間的承諾,還有待於觀察。第三,效果如何評估,標準還有待於完善。最後,專業化服務隊伍如何建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

  讓所有舉措補到老百姓的心頭才是目標

  養老到底應該怎麼做,從“補磚頭”,“補床頭”到“補人頭”,我們國家的社會養老體系在探索中不斷向前,但最後,怎麼能讓所有舉措補到老百姓的心頭,才是目標。

  城企聯合,各有擔當。地方政府在盡力扶持和政策傾斜之後,更要監管,作為企業,願意投入養老事業是好事,但要放眼長期效益,而不是著眼短期收益。畢竟每個人都會老,怎麼能夠建立更好的社會養老體系,是與每一個人切身利益都相關的事,當然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合作。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