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腳踏實地推進全面振興——遼寧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兩會重要講話精神紀實

2019-02-13 10:2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殷殷關切飽含深情,諄諄教誨寄予厚望。

  “我清楚地記得習近平總書記的每句叮嚀。他的親切囑託給遼寧人民帶來巨大鼓舞,給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瀋陽鼓風機集團的徐強回憶2017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的場面,依然難掩激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了“三個推進”的要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推進幹部作風轉變。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遼寧省上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以敢啃硬骨頭的勇氣,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遼寧産業結構偏資源型、傳統型、重化工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去産能任務艱巨。在短期經濟陣痛和長期結構調整的選擇面前,取捨之間彰顯勇氣。

  鞍鋼是“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經過兩年努力,鞍鋼已經感受到淘汰落後産能帶來的好處。有效減法換來的是發展加法,鞍鋼由虧損幾十億元到盈利近百億元,成為遼寧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功典範。

  作為歷史悠久的老工業基地,如何激發國企活力、競爭力?

  遼寧省國資委主任李偉介紹,2018年,遼寧發佈《加快推進全省國資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省屬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面達到70%以上,全省國有企業資産總額力爭突破3.5萬億元,所有者權益突破1.5萬億元。重點推進港口、煤炭能源、健康醫療、旅遊、公共服務等行業企業重組。今年1月4日,招商局集團“接盤”大連港和營口港,標誌著遼寧港口大整合的大幕拉開。遼寧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認為,國企改革是東北前行之路必須翻過的一座山。在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關鍵節點,必須解決好精神狀態問題。越是困難,越需要“真把式”,要真抓實幹。

  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遼寧老工業基地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新一輪振興發展也要靠實體經濟。

  2018年,遼寧省18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積極穩定和促進就業的實施意見》,極大激發了實體經濟的潛能。瀋陽市市長姜有為説,對於裝備製造業佔工業增加值65%的瀋陽市來説,雖然有一定的高端裝備基礎,但高品質産品和服務供給不足仍掣肘著經濟發展,通過産業升級發展實體經濟要求迫切。瀋陽正在規劃建設人工智慧創新特區,鼓勵裝備製造業發展“産品+服務”,推動形成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傳統製造業並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發展局面,重點在延伸服務鏈上做文章。

  如果説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是硬招式夯實硬實力,那麼,推進幹部作風轉變就是軟環境提升軟實力。

  遼寧省省長唐一軍介紹,遼寧從抓幹部作風、政務服務等方面入手優化營商環境,重點整治幹部隊伍中不作為、不擔當,向“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的目標不斷邁進,讓營商環境建設沒有“休止符”,只有“漸強音”。

  目前,遼寧營商環境取得明顯改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體系逐漸覆蓋全省,開通8890政務便民服務平臺,省直部門行政職權精簡17.7%。一般性經營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3.5個工作日以內。“證照分離”“多證合一”改革在全省推開,376項證照實現即辦即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面推行。開展“辦事難”專項整治,清理證明事項530項,清理償還政府欠款194億元……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推進遼寧振興發展的根本遵循,指明瞭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方向和路徑。”遼寧省委書記陳求發表示,全省上下要凝心聚力,真抓實幹,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遼寧落實落地,開花結果。

  在結束了連續多年經濟增速回落局面的基礎上,經過不懈努力,遼寧老工業基地穩之基更牢、好之勢更強,呈現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發展態勢。2018年遼寧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增長41.8%,在全國名列前茅。(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孫潛彤)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