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劉慈欣“上班摸魚”?國資小新回應

2019-02-13 09:27: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今年春節檔,根據科幻小説作家劉慈欣作品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火了。劉慈欣之前接受電視臺採訪的一段視頻被扒出來,他在節目中談到自己之前創作的經歷時説,以前在電力系統工作時是一邊上班一邊寫作。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微博“國資小新”回應:劉老師,之所以要深化改革,就是因為過去一定程度上存在您説的這種人浮於事的現象。還是改革好,企業能專心搞發展,您也能專心寫小説。

  昨天下午,劉慈欣在接受環球網採訪時也表示,小説主要是業餘時間寫,包括下了班和節假日,上班時間比較忙,事情比較多,沒有時間。“每天我們基層發電廠的工程師和搞技術的挺忙的,每天的活兒都不斷,你哪有時間去寫?”

  公開資料介紹,劉慈欣曾在山西陽泉娘子關的火電廠做了20多年的電腦工程師。在火電廠工作期間,他利用業餘時間出版了13本小説集,包括《球狀閃電》、《超新星紀元》、《流浪地球》、《三體》前兩部,都是這一時期創作的。

  2009年,劉慈欣寫到《三體3》時,娘子關火電廠關停。隨後他被調入陽泉市文學藝術創作研究室,才成為一名職業創作者。至今,他仍在陽泉居住和創作。

  針對一些作家放棄本職工作轉行出來專職寫小説一事,劉慈欣也發表了評論,他説:“從科幻小説來説這是不可能的,國內的科幻小説市場很小,養不活專職作家,你怎麼專職寫呢?只能找業餘時間去寫。”

  “其實不光是科幻有這個現象,像我們這些暢銷書作家確實可以靠這個生活沒問題,但這是冰山的一角,大部分作家是不可能靠寫作生活的。”他説。(記者 溫婧)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