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最高檢下發五年檢察改革規劃 確定6個方面46項改革任務

2019-02-13 09:2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記者陳菲)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下發《2018—2022年檢察改革工作規劃》,共確定了6個方面46項改革任務,通過健全完善檢察機關堅持黨的領導制度、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等六大體系,推動檢察職能得到全面、充分履行。

  如何通過深化改革推動檢察職能得到全面、充分履行?記者採訪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

  司改配套制度還不完善、不成熟

  問:當前的檢察工作中還存在哪些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的突出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總體思路是什麼?

  答:總的來看,還存在兩大方面的問題:一是司法體制改革還沒有完全落實。儘管司法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處於“破而未立”的狀態,也就是已經破題了、推開了,但配套制度還不完善、不成熟。例如,員額動態管理、退出機制不健全;有的地方對領導幹部帶頭辦案的要求落實不到位;有的地方司法辦案機制運作還不規範;職業保障政策沒有完全落地,等等。二是檢察工作總體上還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需求。檢察工作、檢察隊伍仍然存在不少亟須補強的短板,法律監督工作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充分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適應。這兩大方面的問題,都迫切需要通過改革的方式來解決。

  抓辦案、強監督、重保障

  問:我們知道,司法責任制改革是司法體制改革的“牛鼻子”,檢察機關在新時期如何深入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特別是在完善檢察權運作體系方面,有哪些亮點?

  答:司法責任制改革是司法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機關一直在著力推進,黨的十九大明確要求深入落實。下一步,重點是在深化和配套上下功夫。為此,改革規劃規定了科學設置辦案組織和辦案團隊、完善擔任領導職務檢察官辦案制度、規範檢察官辦案許可權、完善檢察官承辦案件確定機制、完善檢察官業績評價機制、完善案件管理和監督機制、完善司法責任認定和追究機制、深化檢務公開等8項制度。歸納起來就是三個方面:一是抓辦案。要完善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突出檢察官在司法辦案中的主體地位,真正落實“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二是強監督。在內部監督方面,充分運用案件管理平臺,實現對全員全過程的案件品質、效率監督管理,保證檢察權依法規範行使。在社會監督方面,主要是深化檢務公開,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完善人民監督員對檢察機關辦案活動的外部監督機制。三是重保障。在持續督促落實與檢察官單獨職務序列相對應的政治、生活等配套待遇同時,關注未入額人員的職業發展,完善檢察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管理制度,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推動法律監督工作協調發展、全面發展

  問:改革規劃強調,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要全面、協調、充分發展,那麼如何通過改革推動法律監督全面、協調、充分發展?

  答:過去,囿于工作著力點和機構人員的限制,檢察機關主要精力集中在反貪工作和刑事檢察方面。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將適應人民群眾司法需求,從檢察機關受理的民事行政申訴案件明顯增多的實際出發,以內設機構改革為突破口,進一步全面深化檢察改革。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實現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並舉,更新工作理念,調整工作佈局,為推動法律監督工作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能力基礎、制度基礎。

  專業化是檢察改革的重要方向

  問:專業化是新時期檢察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推進專業化方面,改革規劃中有哪些重要舉措?

  答:改革規劃中體現專業化發展的舉措很多。在刑事檢察方面,按照犯罪類型重新組建專業化刑事辦案機構,實行捕訴一體辦案模式。在民事行政檢察方面,主要是建立完善類案監督機制。以抗訴為例,不在於多,而在於精、準。選擇那些具有典型意義、在司法理念方面有糾偏、創新、進步、引領性的案件,抗訴一件可以促進解決一個方面、一個領域、一個時期司法理念、政策、導向的問題,發揮對類似案件的指導作用,通過優化監督實現強化監督。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措施,例如,建立完善專家委員會制度。對於檢察機關辦理的案件,必要時邀請法學專家、專家型法官、律師以及有法律背景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評議、諮詢和研判,促進提升檢察官司法辦案能力和水準,強化辦案品質和效果,等等。

  公益訴訟檢察需要在推進中不斷完善

  問:人民群眾對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越來越熟知,在完善公益訴訟工作機制方面,檢察機關目前還面臨怎樣的現實難題。為此,改革規劃提出了哪些新舉措以破冰?

  答:公益訴訟檢察是憲法和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一項新職能。相對於其他檢察工作來説,這項工作新的理念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專業性和工作經驗還不足,需要在推進中不斷完善。一是充分發揮訴前程式作用。建立健全訴前溝通機制,收到案件線索後,根據線索的來源、涉及問題的性質等因素,及時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需要進入訴前程式的,依法發出檢察建議並努力協調促進落實。二是健全人民檢察院與人民法院、行政執法機關工作協調機制,建立行政執法與提起公益訴訟銜接平臺,規範完善公益訴訟辦案方式,構建配置科學、運作高效的公益訴訟檢察機構職能體系。三是探索“外援”輔助辦案機制。

  探索建立罪錯未成年人分級處遇制度

  問:最高檢成立未成年人檢察專門機構被社會廣泛關注。請問檢察機關在保護未成年人成長方面將推出哪些創新舉措?

  答:保護未成年人、促進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長是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以最高檢成立正式的未成年人檢察廳為新起點,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重要的有,一是以全面綜合司法保護為導向,規範捕、訴、偵、防一體化工作機制。二是深化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探索建立罪錯未成年人臨界教育、家庭教育、分級處遇和保護處分制度,推行未成年人被害人“一站式”詢問、救助機制,建立健全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資訊庫和入職查詢制度。三是促進法治進校園活動制度化,進一步推進檢察官法治副校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建設等工作。四是開展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援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推動專業化和社會化的有效銜接。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