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總書記國內考察調研,這個新特點越來越鮮明

2019-01-20 19:22: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2019年1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河北雄安新區、天津、北京,實地了解京津冀協同發展情況,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他強調,要從全局的高度和更長遠的考慮來認識和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增強協同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穩紮穩打,勇於擔當,敢於創新,善作善成,下更大氣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從長江之行,到東北之行,再到京津冀之行,習近平國內考察調研跨多省市、著眼特定區域發展的新特點越來越鮮明。

  常常在幾天時間內行程上千公里甚至幾千公里,充分表明區域協調發展這件事在習近平心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

  沿著習近平的足跡,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區域“新版圖”愈加清晰,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愈加走向深入。

  定方向 理思路

  2018年4月,習近平深入湖北宜昌市和荊州市、湖南嶽陽市以及三峽壩區等地,實地了解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情況。

  4月26日,習近平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為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厘清思路——

  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多領域 全方位

  東北振興,在我國區域發展戰略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8年9月,習近平踏上東北這塊黑土地。在瀋陽,他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活力源 增長極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向改革創新要動力,發揮引領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作用。

  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目前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地區發展呈現出許多新特點。要推動這些地區成為引領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宣佈大橋正式開通並巡覽大橋。在廣東考察期間,他強調,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抓實辦好。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習近平提出,將支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上海考察時,他指出,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為我國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

  我國擁有廣闊的海域,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是區域協調發展不可或缺的內容。

  2018年4月,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期間指出,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域面積十分遼闊。一定要向海洋進軍,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6月,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再次強調,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

  知天下者,善謀大勢。以重大區域戰略為引領,聯動東西南北,區域協調發展規模效應不斷釋放,為中國經濟注入充沛動力。(記者 安蓓)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