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要用行政令阻擋華為中興? 中方:要用事實説話

2018-12-28 10:08: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英國、日本特約記者 孫微 孫秀萍 環球時報記者 郭芳 郭媛丹】路透社27日報道説,3名了解情況的消息人士告訴該社,美國總統特朗普考慮在明年發佈一項行政令,宣佈國家緊急狀態,從而禁止美國公司使用中國華為和中興通訊生産的電信設備。路透社説,美國方面稱這兩家公司的設備可能被用來監視美國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説,上述消息還未經證實,不想對這類消息正式發表評論,但安全問題最好用事實説話。

  據路透社報道,這項行政令將是特朗普政府將中國最大的兩家網路設備公司華為和中興擋在美國市場外的最新舉措。報道援引美國電信行業和政府方面消息人士的話説,該行政令已醞釀超8個月,最早可能于明年1月發佈,將要求美國商務部禁止美國公司購買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重大風險的外國電信設備生産商的産品。路透社稱,雖然該行政令不太可能直接點名華為或中興,但一名消息人士稱,預計商務部官員會將此解讀為授許可權制這兩家公司所産設備的流通。消息人士稱,行政令的內文尚未最終敲定。

  華春瑩27日説,“個別國家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濫用國家安全的名義,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正常科技交流合作活動政治化,對中方企業正常經營活動設置種種障礙和限制,這實際上無異於自我關閉通向開放的大門、進步的大門和公平的大門。”

  據路透社報道,該行政令依據的是美國《國際緊急經濟權利法案》,這項法律賦予總統管理商業的權力,以應對威脅美國的國家緊急狀態。另據美國彭博社今年4月報道,該法案簽署于1977年,根據規定,特朗普可在國家面臨“不尋常且極其嚴重的威脅”時宣佈國家緊急狀態,從而阻止交易或扣押資産。彭博社稱,當時美國政府考慮對中國在敏感科技領域的投資啟動該法令。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特朗普簽署這個行政令,需要能在法律上證明因果鏈條是成立的,即不發佈這項行政令,國家安全就會受到威脅。

  今年8月,美國曾通過一項國防政策法案,禁止美國政府使用華為和中興設備。宋國友説,此前法案體現的是國會的訴求,如果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肯定不會完全重復國防授權法中的相關規定,但這無疑會拉升對中國相關通信産品的限制。

  此前,美國正在向他的盟友們施壓,要求他們不要採用華為的5G技術,美國認為這存在網路安全的風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相繼表示,拒絕使用華為5G技術。據英國《泰晤士報》27日報道,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26日在訪問烏克蘭期間表示,對中國華為參與升級英國移動網路有“非常深切的擔憂”。他還稱“中國政府有時會以惡意的方式行事”。

  “英方一些人的表態,我認為反映了他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傲慢和偏見,焦慮與糾結”,針對威廉姆森的相關言論,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吳謙在回應《環球時報》記者提問時説,“英國有關指責實屬無中生有,純屬捏造。”

  英國電信集團此前確認,正在將華為設備從英國國內應急部門核心架構中撤出。但英國並未中止與華為繼續合作。《泰晤士報》27日稱,英國國內對於“華為所帶來的風險”意見並不一致,有人呼籲對其在英國電信基礎設施中的作用進行更複雜的辯論。英國政府通信總部前主管羅伯特漢尼根曾警告稱,“目前對於中國技術尤其是華為普遍存在一種歇斯底里,這種情況由各類原因造成,但並非基於對技術或可能的威脅的了解。漢尼根説,英國需更冷靜、不帶感情地考慮這一問題。他表示,未來幾年中國技術不僅將是最便宜的,同時也是最尖端的,這使英國欲禁華為的想法“很瘋狂”。

  在美國,同樣有人對政府打壓中國通信企業表示擔憂。路透社27日稱,作為華為和中興在美國最大的消費者之一,美國的農村電信運營商擔心,該行政令可能會要求他們棄用現有的中國廠商設備,但又不提供補償。報道稱,小型農村運營商看重華為和中興通信設備相對便宜的價格。美國農村無線運營商協會法律總顧問卡雷薩貝內特説,若該協會所有會員企業換掉華為和中興設備,需要8億至10億美元。該協會代表用戶人數不到10萬人的運營商。

  27日,華為公司在日本《讀賣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刊登廣告聲明,就安全問題解除民眾疑惑。聲明以華為公司日本子公司社長王劍峰的名義稱,包括日本在內,公司遵守著開展業務的所有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國際通信標準,此前有關華為安全性的指控為不實之詞。當天,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輪值董事長郭平還在新年致辭中表示,公司2018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085億美元,同比增長21%。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