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項調查顯示臺灣經濟景氣持續下滑

2018-12-28 08:4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臺北12月27日電(記者章利新 楊慧)臨近年終,臺灣多家經濟研究機構陸續發佈最新的經濟景氣調查。結果顯示,反映臺灣經濟景氣的各項指標持續下滑。

  臺灣地區“發展委員會”27日發佈11月景氣燈號,亮出代表“轉向”的黃藍燈,綜合判斷分數為17分,較10月驟降5分,創下2016年5月以來的最低,距離“低迷”的藍燈僅有一步之遙。

  調查顯示,9項構成項目中,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工業生産指數、製造業銷售量指數、海關出口值、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等指標同步轉壞,反映生産面、貿易面及消費面均顯疲態。

  臺灣地區“發展委員會”表示,整體而言,明年全球經濟成長將趨緩,各機構預估臺灣明年經濟成長將低於今年,且明年全球經濟下行風險漸增,將密切關注對臺灣景氣的可能影響,適時因應。

  “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27日發佈的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79.74點,與上月相較,下降0.39點;投資股票時機指標跌至74.50點,為近23個月以來最低。

  調查顯示,其他4項指標中,“家庭經濟狀況”為86.65點,“經濟景氣”為82.25點,“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為89.70點,“就業機會”為99.95點,從絕對水準來看,所有指標皆為0至100間的悲觀指標。

  臺灣經濟研究院近日公佈11月廠商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同步下滑,其中製造業測驗點為86.01點,是2009年3月以來的新低。服務業為90.66點,也是去年12月以來的新低;營建業為92.94點,是去年7月以來的新低。其中,製造業與服務業同為連續4個月下滑,營建業則由上揚轉為下滑。臺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分析指出,此次重跌主要受週邊因素影響。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最近公佈的《2018下半年臺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顯示,2019上半年製造業與非製造業預期營運狀況將較2018年下半年變差,利潤率也將減少,其中製造業利潤率指數較前期下跌18.5個百分點。

  在製造業受訪廠商最關切的經濟議題之中,“中美貿易糾紛帶來的衝擊”排名第一,“匯率變動”與“國際能源及原物料價格”則分別排名第二與第三。此外,非製造業廠商認為“兩岸關係”“中美貿易糾紛帶來的衝擊”與“勞動法規”是攸關2018年營運展望的前三重要議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