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景海鵬:浩瀚太空見證忠誠(弘揚民族精神、奮鬥精神)

2018-12-04 11:0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北京航太城裏,開展常態化訓練,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航太員們開始了空間站任務學習和訓練的第一年。執行過3次太空飛行任務的景海鵬和其他航太員一起,正在為逐夢空間站做著精心準備。

  回想2017年7月28日那天,景海鵬依然激動。這是他個人的榮耀,更是屬於全體航太員的榮光。八一大樓裏,51歲的景海鵬以挺拔的身姿走上前臺,亮閃閃的“八一勳章”緊貼胸口,讓3次飛天的他心潮澎湃——這既是向最優秀軍人頒發的最高榮譽,也是偉大祖國給最勇敢戰士授予的最高功勳。

  2008年9月25日,景海鵬與航太員翟志剛、劉伯明組成神舟七號飛行乘組,執行載人飛行任務。這是景海鵬的首次飛天,也是等待了10年後的第一次飛行,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著圓夢九天的激動。首次飛天就要面臨首次出艙,難度可想而知。執行任務中,神七乘組遇到了意外。當翟志剛打開艙門準備出艙之時,響起了軌道艙火災報警。神七乘組團結協作、沉著應對,完成了出艙壯舉。雖然後來判明是儀錶誤報警,是一場虛驚,但著實讓他們嘗到了什麼是驚心動魄,什麼是生死考驗!回到地球,有人問景海鵬:“當時你們有沒有想過回不來?”他回答,“即使我們回不來,也一定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

  4年後的2012年6月16日,景海鵬同航太員劉旺、劉洋一起執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再度飛天,景海鵬肩上多了一份責任,作為乘組指令長,時刻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僅要確保自己的操作零失誤,還要保證整個乘組的工作準確無差錯,並讓乘組發揮出“1+1+1>3”的理想效果。13天太空飛行的任務,景海鵬經歷過兩次48小時沒有睡覺。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安全返回,當看到迎接航太員凱旋的人群,景海鵬的眼淚流了下來。

  2016年10月17日,景海鵬和航太員陳冬又踏上了飛天的征程,共同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完成33天的空間實驗室任務。三度飛天的景海鵬覺得,正是千千萬萬的航太科技工作者,幾十年如一日地不懈努力,用辛勤和汗水,用智慧和力量托舉著航太員們一次次實現夢想,把“千人一桿箭”“萬人一顆星”的載人航太工程創造出輝煌的成就,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人們不止一次地問景海鵬:你是不是還要去飛?景海鵬説,重返太空、多次飛天,幾乎是世界上所有航太員的心願,這也是航太員的職業追求。

  “儘管我已經52歲了,但我的各方面狀態都很好,我會時刻準備著接受祖國的挑選,爭取再多上幾次太空,再當一次先鋒,再打一場勝仗,讓浩瀚太空再次見證一名共産黨員、一名革命軍人、一名新時代中國航太戰士的忠誠!”這是景海鵬扎紮實實的回答。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