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G20十年風雨路,更需新征程

2018-12-02 11:29: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作者: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秘書長 淩勝利

  目前,全球經濟治理正處在“不進則退”的關鍵時刻,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極有可能成為決定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節點。時值G20峰會正式形成十週年,可以説面臨著十年小考。回顧十年風雨路,未來G20更需踏上新征程,繼續推動G20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主要平臺作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的講話既指出了全球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也為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提出了“中國方案”。中國作為G20的重要成員,一貫支援G20的發展,希望G20繼續為世界經濟增長髮揮積極作用。

  鋻於2018年以來世界大國戰略競爭加劇、逆全球化回潮、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全球貿易規則博弈更趨複雜等不利的國際環境,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能否在關鍵時刻凝聚共識至關重要。正如習近平主席在發言中指出,儘管世界經濟整體保持增長,但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仍未消除,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尚未完成,各類風險加快積聚。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引發深刻變化,貧富差距和社會矛盾壓力不斷增加。世界經濟再一次面臨歷史性的選擇。

  十年前,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困境中,G20峰會機制正式形成,這既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共克時艱的産物,也順應了全球經濟發展形勢的需要。以往的全球經濟議程主要由發達國家的G7組織主導,發展中國家被排除在外。隨著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一大批發展中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的份量顯著增加,原有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已越來越不適應全球經濟發展的需要,出現了治理失靈、民主赤字等諸多問題,G20取代G7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要平臺也成為歷史的必然。歷經10年的發展,G20對於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增加各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加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協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過由於G20機制依然面臨著權力政治的博弈,相關機制建設阻力重重,推動G20機制的發展依然任重道遠。此次G20峰會主題是“為公平與可持續發展凝聚共識”,實際上折射了“共識”的重要性,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能否在關鍵時刻凝聚共識至關重要。

  G20未來將走向何方,取決於全球經濟治理的發展趨勢。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就未來全球經濟治理提出了四點建議,表明瞭“中國方案”。一是堅持開放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中方贊成對世界貿易組織進行必要改革,關鍵是要維護開放、包容、非歧視等世界貿易組織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保障發展中國家發展利益和政策空間。二是堅持夥伴精神,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回顧G20的歷程,G20峰會機制的形成是各成員國共克時艱的産物。目前,G20和全球經濟治理再次面臨困難,各國應該繼續發揚夥伴精神,加強在各領域中的溝通與合作。三是堅持創新引領,挖掘經濟增長動力。只有通過把握科技革命的機遇,加強科技發展的經驗和技術共用,促進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通過不斷把蛋糕做大,才能促進全球經濟治理的增益改革。四是堅持普惠共贏,促進全球包容發展。中國一貫主張將發展作為解決諸多全球問題的“總鑰匙”,也只有不斷實現以發展為導向,諸多全球性問題才能夠逐漸解決。

  總之,在尚未找到能夠取代G20的更好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之前,各國只有攜手努力,在G20機制框架內不斷加強協商,共同推動全球經濟治理的完善。作為G20的重要一員,習近平主席的演講表明瞭中國繼續支援G20作為全球經濟治理主要平臺的明確態度,同時也需要世界各國多做些加法、多顧全大局、多包容互惠,眾人拾柴火焰高,G20才能在困境中不斷前行,世界經濟也才能不斷實現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