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央廣時評】中國與G20同行 始終給全球經濟注入動力和信心

2018-12-01 12:18: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11月30日開始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第一階段會議併發表題為《登高望遠,牢牢把握世界經濟正確方向》的重要講話,強調二十國集團要堅持開放合作、夥伴精神、創新引領、普惠共贏,以負責任態度把握世界經濟大方向。

  G20走到現在已經10年了,今年峰會的主題是:“為公平與可持續發展凝聚共識”。二十國集團的經濟規模超過世界經濟總量的80%,其貿易額佔全球貿易的75%。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G20平臺和多邊對話機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效影響、塑造著全球經濟治理的現在和未來,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中方希望各國共同營造自由、開放、包容、有序的國際經濟大環境。

  十年前,美歐國家發生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G20應運而生。在G20平臺上,中國領導人與代表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各國領導人真誠對話、有效協商,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貢獻突出,使因金融危機導致的世界經濟、全球貿易和全球金融市場儘快擺脫動蕩與停滯,走向平穩和恢復,貢獻了中國力量、中國智慧。尤其是當時中國承諾購買500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金融債券,將中國推上了參與穩定全球金融的重要位置。從那時起,中國積極參與防風險的國際貨幣體系建設,主動參與多邊貿易體系的改革與完善、主動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中國的行動正如習近平主席説的:“面對世界經濟面臨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二十國集團成員要樹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意識”。

  全球輿論高度關注在這兩天的會期裏,習近平主席與參會各國領導人進行的重要會見和會談。中國與相關國家、尤其是與關鍵經濟大國、新興經濟體、主要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和貿易政策的協調、溝通與會談,必將給當前和今後世界經濟的走勢,帶來長遠影響。

  當前,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全球治理機制面臨新的挑戰。各國在經濟發展中長期積累的問題和矛盾持續暴露,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出現升級的趨勢。全球利益的多元化以及各國利益格局的調整,對中國的全球化戰略,以及相關的對外開放政策、貿易政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此,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將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動力源,中國將始終是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中國將始終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積極貢獻者!”縱觀中國邁上G20——這個全球經濟治理多邊對話平臺的10年曆程,我們看到,中國始終給給全球治理帶來的是合作、包容、公平與建設性方案,中國始終給世界經濟注入的是強大的動力和信心!(央廣網評論員 楊春陽)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