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不忘為民初心 人民生活走向新天地

2018-11-26 10:53:00
來源:華龍網
字號

  走進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現場,豐富的歷史圖片、文獻實物、沙盤模型等展品,多角度、全景式鋪展開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展覽設計了關鍵抉擇、壯美篇章、歷史巨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等主題展區,充分展示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群眾生産生活發生的變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的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4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思想和體制障礙,開闢了中國道路,釋放了中國活力,凝聚了中國力量,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史上的壯麗篇章。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40年波瀾壯闊歷程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終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回望改革開放40年,黨中央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固確立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民生優先,大力推進共用發展,著眼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不斷回應人民的心願期盼,推動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迴圈,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正如歷史所昭示的,改革開放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這項偉業從一開始就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由此也啟示我們,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無論外部條件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只要始終與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

  事實為證。從1978年到2017年,全國城鎮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36000多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基本醫療保險、社會養老保險從無到有,分別覆蓋13.5億人、9億多人;從相對落後的教育水準到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高中階段、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88.3%、45.7%;改革開放之初,全國有7.7億農村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高達97.5%,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為3046萬人,累計減少7.4億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3.1%。扶貧力度之大、規模之廣、成效之好、影響之深,舉世罕見。

  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可以這樣説,“以人民為中心”是貫穿十九大報告的鮮明主線,“為人民謀幸福”是十九大會議上傳遞出的鮮明信號。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新的歷史起點,有理由堅信,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産黨人,一定能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奮勇前進,大踏步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