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好人”蘭全翠:你陪我重生,我還你快樂……

2018-11-23 17:49:00
來源:荔枝網
字號

  蘭全翠是南京市浦口區石橋小學的一名數學教師,尿毒症的折磨一度讓她放棄生的希望,但她的學生們對她説不!支撐著她走過最黑暗的時光。重生後的蘭全翠用盡全部心力,要陪著孩子們快樂長大……

  有孩子要為她捐腎 

  2003年下半年的一天,蘭全翠上課時感到全身無力,很快,她開始吃不下任何東西。怕耽誤畢業班孩子的教學進度,她一直拒絕住院治療,只配一些補血藥吃。最後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下,她才去醫院全面檢查,最終被診斷為“尿毒症”。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也因為家庭並不富裕,蘭全翠一度自暴自棄,放棄治療。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她帶的畢業班孩子沒有放棄:自發探望、募捐,甚至有孩子要把自己的腎捐給蘭老師……她説,孩子們的點點滴滴,支撐她走過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光。“每到週末就有孩子坐了幾個小時的車跑去醫院,就是陪我聊天,讓我寬心,講班上有趣的事。你説孩子們都為你做到這種程度了,你還有什麼理由不為孩子們做點什麼呢?”

(蘭老師家中挂著孩子們送給她的畫)

  “半條命”打造快樂課堂 

  在媒體、社會、學校的共同幫助下,她順利地進行了腎臟移植手術。手術後,只休息了半年,她便匆匆返回講臺。

  病後歸來的這些年中,雖然每天都要吃六七次抗排斥藥物,還得定期去醫院做各項身體檢查,但她似乎忘記了自己是個只有“半條命”的人,固執地不肯接受領導、同事們的特殊照顧。主動申請做班主任之外,她還是學校圖書管理員和“愛心媽媽團”教師志願者。她説,是孩子們給她重生的力量,出生農村的她更了解這群孩子需要什麼。同時,相比關注成績,她只想讓孩子們更快樂。“這些孩子他們的心靈其實很孤寂。因為長期父母不在身邊,都是爺爺奶奶跟著,最多滿足吃好穿暖,很少跟他們溝通、交流。也許大的事情我做不到,但是我就想做一些像媽媽一樣的事情,一些小小的溫暖、呵護,讓他們快樂,他們一定能感覺到。”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她也一直要求自己的教學能力不能落後。她花兩年半時間通過了小學教育專業本科自學考試;在身體稍有好轉之後,便積極投入到學校的課堂實踐改革中:校內兩週一次的教學研究課她一次不落;學校的名師工作坊課例探索與展示她是主力。在市、區級的數學課堂教學比賽中,她數次獲一、二等獎;她所撰寫的數篇論文、案例獲市、區級一等獎;她開展了市、區級的個人課題研究並已順利揭題……因為她的努力,她先後被評為浦口區優秀青年教師、浦口區學科教學帶頭人。“這期間很痛苦,經常備課到夜裏甚至一兩點鐘,然後早上一早上起來不停地上課、磨課,但是我覺得我所做的一切只要是為孩子們好,我都願意去嘗試,都願意去努力,去付出。”蘭全翠説。

  為了她,孩子放棄擇校 

  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各項榮譽之外,很多孩子放棄擇校,只因為喜歡蘭老師的快樂課堂。石橋小學地處偏僻的農村,學校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因為父母的外出打工而成為了留守兒童。李浩宇的爸爸在外地上班,早就想把孩子接過去一家團聚,但每次都被拒絕:“一句話是堅決不肯,問他原因的時候,他總是説,我喜歡蘭老師的課。”。蘭老師的課究竟有什麼魔力?李浩宇這樣評價:“引人入勝的那種,很難讓人發呆。我想和爸爸一起,但是也捨不得蘭老師,所以我想等上完小學再到爸爸那邊。”

  蘭全翠:我的孩子比你們都多 

  因為身體原因,蘭老師至今未婚,每每有人替她遺憾,她總是笑著説:“其實你看,我的孩子比你們都多。我覺得跟他們在一起,看著他們成長就夠了,我很幸福。”

  她的事跡被媒體報道後,各種榮譽也隨之而來:全國優秀教師、第十一屆“南京好市民”、浦口區“師德標兵”等等,並榮登“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然而面對這些,蘭全翠卻很平靜:“我就是個特平凡的人,沒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只是踏踏實實把自己的學生教好。”也許正是因為這如水的心境,讓蘭全翠如一朵清雅的蘭花,默默地盛開在南京的最西角,靜靜散發著幽香。

[責任編輯: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