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資訊高速公路"到"網路強國"|40年40組關鍵詞

2018-11-21 14:23:00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字號

  2018年11月8日,江南水鄉烏鎮,再次點亮“網際網路之光”。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這個千年古鎮開幕,人們在這裡展望數字世界的未來。作為影響力越來越大的網際網路大國,中國不僅修煉自身,也致力於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擴大國際共識,添加制度保障。

  “誰掌握了網際網路,誰就把握住了時代主動權。”改革開放以來,從打通“資訊高速公路”到建設“網路強國”,從“伴生者”“受益者”到“助力者”“加速器”……中國網際網路作為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之一,不斷為發生在中華大地的偉大變革添加新的注腳。

  “中國人離資訊高速公路還有多遠?”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跨過長城,我們可以到達世界上任何角落)”

  這段激蕩的文字,是1987年在北京電腦應用技術研究所,中國用自己的郵件伺服器向世界發出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內容。

  回憶郵件內容的來歷,時任研究所所長的李澄炯説:“寫點什麼呢?國內正在改革開放,我們應該傳達中國人要走出去,向世界問好!”這是中國與網際網路最早期的親密接觸,正應了郵件內容所説,中國網際網路第一次“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中國人離資訊高速公路還有多遠?”時間到了1995年,在中關村南大街的一塊巨大廣告牌上,出現了這句載入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的著名廣告語。豎起這塊廣告牌的是中國最早的民營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瀛海威。對於這個張力十足的問題,以英語“information highway(資訊高速公路)”的漢語音譯為名的瀛海威回答“向北1500米”——前方向北1500米,就是瀛海威的網路科教館。

  而中國網際網路,其實在一年前就已經作出了回答。1994年,中國網際網路迎來一個重大的歷史時刻。4月20日,連入Internet(國際網際網路)的64K國際專線開通,中國實現了與國際網際網路這條資訊高速公路的全功能連通,成為真正擁有全功能國際網際網路的第77個國家。

  代表中方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協調連入國際網際網路的是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胡啟恒,她後來回憶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時説:“中國的改革開放不但改變了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我們與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接觸,中國網際網路也正是在這種機遇下得以成長和發展。”

  20世紀90年代初,改革開放進入了新階段,全球網際網路商業化浪潮也開始噴涌。改革開放為網際網路進入中國打開了大門,中國在這個恰當的時機全面擁抱了國際網際網路。

  從追隨者到勇於革故鼎新的競爭者

  改革開放的大門不僅引入了網際網路,也喚起國內無數嗅覺敏銳的網際網路人的創業夢想,還喚回了張朝陽、李彥宏等留美的年輕人。中國網際網路也開啟了創業的“黃金時代”——

  1996年8月,從美國歸來的張朝陽創辦了“愛特信資訊技術有限公司”(搜狐前身);1997年,人民網、新華網上線,同年6月,26歲的丁磊在廣州創辦網易;1998年11月,27歲的馬化騰在深圳成立騰訊,一個月後,王志東成立新浪網;1999年6月,35歲的浙江英語老師馬雲,在杭州創辦了阿里巴巴網站;僅僅半年後,李彥宏辭掉矽谷的工作回國,于2000年1月1日創建了百度公司。

  正是這一批網際網路企業的迅速崛起,成就了今天的中國網際網路版圖。他們先後在自己的領域打敗了國外的“師傅”,讓今天的我們用上中國自己的資訊網站、即時通信工具、搜索引擎、購物平臺等。

  “中國網際網路因改革開放應運而生,20年前騰訊誕生於得改革風氣之先的熱土深圳,回顧網際網路在中國的發展,最需要感謝的,是改革開放給予的巨大的包容和創新的空間。”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説。

  今天,中國的網民已有8.02億人,CN下的網站331萬個,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2.9%,億萬人民正在共用網際網路發展的成果。而在1997年11月,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第一次發佈的《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上網電腦僅為29.9萬台,上網用戶數62萬。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作為一個網路大國站在了數字化浪潮的前沿,從一個亦步亦趨的追隨者轉變為勇於革故鼎新的競爭者。

  未來已來,時不我待

  “我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直接受益者。過去企業註冊登記少則幾週,多則數月,而現在一天就能辦完。”浙江盤石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寧感嘆,“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讓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不僅在政務服務領域廣泛應用,中國網際網路已經成為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拉動經濟增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重要助推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視網際網路、發展網際網路、治理網際網路,統籌協調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資訊化和網路安全重大問題,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提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全球超級電腦榜單前五強,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佔據兩席;全球十大網際網路企業,中國一度佔到四席;網際網路共用經濟、移動支付技術等新技術新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今年上半年,網上零售額達4.08萬億,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46.4%……中國的“網事”,讓世界刮目。

  “為建設科技強國、品質強國、航太強國、網路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加強網際網路內容建設,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善於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資訊化手段開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及網際網路,體現出他對網路強國戰略推動國家發展的深入思考。

  十九屆中央政治局九次集體學習,已有兩次的主題與網路強國戰略密切相關,分別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一場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資訊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網際網路受益於改革開放,也將推動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發展。

  在中國未來的發展進程中,網際網路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而網際網路也必將更深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更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産和生活方式。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網際網路大有可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胡曉)

[責任編輯:賈若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