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闡文明之新命興中華之大道

2018-11-12 15:43: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全面肯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地位及價值,明確要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得到全黨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論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刻揭示了作為民族精神精華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這一歷史主體的內在統一,系統回答了傳統文化“從哪來、向哪去”“傳承什麼、怎樣傳承”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我們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遵循。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支撐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內在要求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必將深刻影響中國發展的高度、深度與廣度。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強大支援。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指出:“中華文明經歷了5000多年曆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民族在歷史中形成和發展,歷經戰火、分裂、入侵等種種挫折,但仍然基本保持了國家的統一、版圖的完整、民族的融合、文化的和諧以及傳統的延續,形成了統一、連續、和諧的超穩定政治文化體,取得了世所罕見的文明成就。馮友蘭先生曾經説過:“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中華民族能夠在歷史上擺脫文明斷裂的危險,實現“亙古亙今、亦新亦舊”的持續發展,正是得益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支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既盛德日新又相容並蓄的民族性格,使中華民族在追求宇宙、世界、國家、民族、文化、思想大一統的過程中,形成了強大的文化認同,激發了中華民族強大的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強大支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豐厚滋養。隨著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廣度與深度上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規模展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來越向世人表明,它不僅是中國作為民族國家走向富強的發展之路,更是中國作為文明體走向繁榮的復興之路。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紮根于深厚的文明土壤之中,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價值訴求,呈現出不同於西方的發展模式,顯示出持久的力量。今天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更加充分地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更加自覺地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滋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人類未來發展提供重要指引。作為成熟開放的思想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注人類發展與天下秩序,表現出超越民族與地域的思想特點。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當代人類也面臨著許多突出的難題。要解決這些難題,不僅需要運用人類今天發現和發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運用人類歷史上積累和儲存的智慧和力量。世界上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這些重要論述向世界再次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今天中國提倡“一帶一路”正是如此,中國以共商共建共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維,帶動了沿線各國的和平發展,極大提振了世界經濟活力。中國向世界展示出的和平發展、多元對話的姿態,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下大同”“美美與共”的價值訴求,是對西方“大國必霸”“文明衝突”發展模式的質疑與超越,代表了人類更廣泛的利益,受到了世界的普遍歡迎。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求我們必須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認同、文化自信,我們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蕩中凝聚力量、站穩腳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正是因為獨特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給每個中國人打上了精神烙印,成為每個中國人的精神基因。準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性,首先要把握它獨特的思想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關於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關於中和、泰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諧相處的思想,體現了中國人關注整體、關注事物普遍關聯、關注變化發展的思維傾向,成為區別於西方主客二分互相分離、關注個體的東方思維模式,體現了深邃的哲學智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基礎。其次,在與思想觀念的相互作用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了注重整體價值與和諧共生的價值取向,關於天下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關於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關於以民為本、安民富民樂民的思想,關於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關於仁者愛人、以德立人的思想,關於以誠待人、講信修睦的思想,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展現出了高度成熟的道德文化形態。最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同於有宗教傳統背景的文明,它在發展初期就形成了以人為本、關心社會人生的人文精神,“關於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關於經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實踐的思想”深刻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使中國人形成了務實、入世的人生態度。可以説,思想觀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這三個方面相互貫通、互為支撐,共同構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統一體,是今天我們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體內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治國理政的重要鏡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建設與鞏固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們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成為把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來源。自覺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價值,形成中華民族的歸屬感,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目標,大力弘揚愛國主義,抵制西方意識形態滲透、民族分裂主義、地方保護主義,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凝心聚力,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全面吸取中國歷史上的治理經驗,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向來重視從歷史成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中國古代提出的許多思想觀念,如以民為本、以德治國、天下為公、天下大同、懷柔遠邦、萬邦協和等觀念都是在總結歷史興衰成敗的基礎上得出的,代表著中國古人對治國理政一般規律的基本認識,在當代仍然富有引領意義,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源泉。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國家長治久安,關係民族健康發展。核心價值觀不是憑空産生,它需要具備歷史與現實的基礎才能落地生根,“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必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相契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人民正在進行的奮鬥相結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相適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認真對待的歷史基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高度成熟的道德文化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明的突出特徵,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在日用常行中追求道德價值,追求著現實世界與價值世界的統一,渴望著極高明而道中庸的道德境界。今天我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自覺地對接歷史,接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脈絡,使人們從日用不覺走向價值自覺與自信,充分激活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的時代價值,從而更好地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大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們正確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指南。“雙創”方針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在創造創新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的轉化發展,堅持辯證地、發展地、全面地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求我們必須深刻領會“兩創”方針的科學內涵,不走歪路與邪路,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健康發展。

  堅定文化自信,禮敬珍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産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中國共産黨人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堅持科學對待民族傳統文化,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産黨人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堅定的文化自信。禮敬珍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堅守文化發展民族性的立場,以中華民族為實踐主體,更加自覺地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堅持實踐標準,辯證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要復古倒退,更不是要照搬照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想要重新“在場”,必須堅持實踐標準,將自身發展與當代中國實踐緊密結合,以時代與實踐的問題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生命。“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強調與時攜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固有的觀點,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要照著講下去,而是要接著講下去,就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本方針,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維持社會穩定、培育時代精神、推動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

  堅守文明互學互鑒,轉化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要故步自封,更不是要敝帚自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以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為前提,互學互鑒,實現不同文明之間的大交流大融通。中國必須更加全面地總結中國歷史與當代發展的豐富經驗,深入探尋中華文明的實踐智慧,提出面對人類共同難題的中國方案。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與世界交流,與世界人民共同面對世界挑戰,中國才能獲得世界人民的尊重,才能以更加自信獨立的姿態融入世界格局之中;與此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借此實現了自我昇華,收穫世界性的廣泛認可。

  (作者: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曹潤青)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