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迎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續寫開放新樂章 世界迎來新機遇

2018-10-15 13:46: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迎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光明日報記者 魯元珍 李盛明

  長江龍頭,俯瞰四海。改革開放40年來,上海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在世界經濟發展大潮中勇立潮頭。隨著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腳步臨近,參會人士從五洲四海同赴上海之約。上海將以開闊的胸懷迎接這場盛會,也迎來未來發展的新機遇,在推進更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進程中,向具有深刻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闊步邁進。

  擴大開放新起點

  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示範之地。改革開放40年來,上海發揚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實現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和跨越式發展,如今已成長為GDP超3萬億元的國際大都市。

  作為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上海舉辦進口博覽會,將使參會的外方人士切身了解到上海多年來的發展歷程,近距離感受中國40年來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

  如今,上海提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豪邁宣言,面向全球,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水準,努力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

  近年來,上海自貿區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進行了更加規範化和透明化的改革,法治化建設逐步完善,通關簡化等便利化措施不斷落地,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不斷完善。“上海擴大開放100條”的出臺,以更大力度的開放合作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構築更加開放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體系,打造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協同的智慧財産權保護高地,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一系列措施創造了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向世界宣告了上海堅持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新時期推進更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將成為世界了解上海、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展會專注于進口,將為各國參展企業探索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國共用商機提供重要機遇。中國的消費者也將迎來更多質優、價低的進口産品,他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可以得到更好的滿足。

  上海是長三角地區的龍頭,首屆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將帶來區域合作機遇,上海通過加深國際貿易、擴大對外開放來促進經濟改革創新,從而提升上海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對接全球的龍頭引領作用。

  展示文化新平臺

  人們選擇上海,是因為它是一座與時俱進、充滿活力,不斷走在世界前沿的城市。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上海努力探索注重品質和效益的轉型發展之路;作為新時期的創新之都,眾多科技創新項目在上海推進,數個核心領域正在取得突破。

  人們選擇上海,是因為緊鄰東海、背臨長江的區位,讓上海獨具開放優勢,成為長三角地區進出口的中樞節點。長三角産業發展所需要和産出的物資從這裡集散,港口、鐵路、公路在這裡無縫銜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這裡匯合聯結。

  人們選擇上海,也因為歷史的發展,讓不同文化在上海匯聚融合,古典與現代元素在這裡碰撞交融,為進口博覽會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世界各地的來賓們都將領略海派文化和東方文化的魅力,感受現代化都市開放時尚的氣息。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根本內涵,更是城市發展前進的強勁動力。”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潘敏指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體現上海全球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更將成為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展示海派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全球性平臺。進口博覽會將以開放、包容、熱情的胸懷,彰顯這座城市海納百川的氣魄,成為向世界展示上海魅力的一張名片。

  透過上海為進口博覽會提供的高效優質熱情服務,人們對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城市魅力有了直觀的感受和了解。為打造促進貿易交流的平臺,上海建設“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進服務平臺,為國外商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多渠道、多模式、多元化的服務力,各國參展人士都將在這裡尋找到機遇。周邊交通、住宿、安保、志願者服務等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將在進口博覽會舉行期間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品質,讓中外客人賓至如歸。

  迎接發展新機遇

  在進口博覽會即將召開之際,上海也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商品和服務在上海集聚,貿易交流規模的擴大,將引導企業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促進戰略新興産業的發展和製造業轉型升級,為上海的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進口博覽會不僅進口商品和服務,還會帶來一系列新技術、新標準、新理念,給中國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前沿理念提供機遇。在這面“世界之鏡”面前,中國企業可以拓展視野,取長補短,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

  據了解,進口博覽會上海交易團四大採購商聯盟企業的意向採購金額接近40億元。這是上海的機遇,也是中國的機遇。如今,中國消費升級的態勢明顯,消費者期待更多更好的商品進入國內。伴隨著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的大潮,擴大進口、促進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將助力於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以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

  上海市政協經濟委主任徐建民説,要抓住消費創新升級機遇,倒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上海國際消費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力;更要抓住新一輪對外開放機遇,提升上海貿易投資環境的開放度和便利度。

  上海市商務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樺認為,進口博覽會吸引國內外貿易主體在上海匯集,將會進一步提高上海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輻射和服務能級,讓中國貿易和世界貿易走得更近,實現共榮發展。

  《光明日報》( 2018年10月15日 01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