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路中國節中秋】心懷感恩度中秋

2018-09-21 22:06:00
來源:中國常州網
字號

  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不知不覺,又到一年中秋時。

  圓月高挂,照亮心扉。無論是打拼在外的遊子,還是家鄉奮鬥的人們,只要是炎黃子孫,相信心底裏都有一個共識、一份期待和一絲喜悅——月圓之日,便是回歸故里、親人團聚之時。這是中華兒女血液裏流淌的情結,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基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如此千古佳句流傳至今,正是中華文明,包括端午、中秋等傳統文化賡續綿延、愈加醇香的最好寫實。

  天上月圓,天下家圓。人生最大的歡樂之一,便是盡享天倫之樂。手拿月餅,與親人賞月,與好友敘情,與家人歡娛,無疑是一種身心的放鬆、親情的享受和幸福的體味。有句話説的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今天,我們可以享受幸福、體味歡樂、盡享天倫,無疑也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是表像背後的必然支撐。臨危受助要感恩,浸潤幸福同樣也要感恩。這既是對眼前幸福的珍視,也是對替你“負重前行”的他們的敬重,更是對拼搏奮進、走好未來之路的勉勵。中秋佳節也需心懷感恩,如此,才能過得更加理智、更富情誼、更有意義。

  我們要感恩這份珍貴的親情和友情。沒有家人的付出、親朋的支援,或許很多人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達到現在的境地。因此,每當團聚之時,我們就當想一想,父母們的含辛茹苦、默默付出,長輩們的諄諄教誨、真心教導,親朋們的大力支援、鼎力幫助;就當問一問,我們是不是一直在無度索要、消費情誼?相信,沒有他們的這份親情、友情,恐怕很多人依然走在灰暗崎嶇的小路。所以,中秋佳節,我們要懂得感恩父母長輩、親人朋友,用實際行動回報這份沉甸甸的恩情。

  我們要感恩那份默默的堅守和奉獻。我們不是生活在沒有戰爭的年代,而是生活在沒有戰爭的國家。這份慶倖,歸功於千千萬萬離開家鄉、親人的軍人們。是他們的日夜值守、艱苦操練,才有了今天我們每個人的安全與無憂。因此,團圓之日,我們該心懷感恩,向他們真心的説聲——謝謝!同樣,還有許許多多的醫務人員、鐵路工作者、民警環衛等,沒有他們捨棄團圓的默默堅守和奉獻,就不會有這份歲月靜好。對此,我們同樣要道一聲——謝謝!

  我們要感恩如此激情的奮鬥與發展。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回望歷史,可以發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史無前例的成就,讓每一名中國人心潮澎湃、倍感振奮、無比自豪。可以説,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正是有了國家這個“大家”的大發展大繁榮,才有了我們家庭這個“小家”的幸福與安康。而這歸根結底就在於中國共産黨的堅強和正確領導,一路帶領億萬中國人民拼搏奮進、開拓創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令世界驚嘆的發展熱潮,鑄就了一個又一個令世界震撼的發展奇跡。所以,我們應該發自內心地感恩黨、擁護黨、支援黨,用實際行動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

  天上月圓,月下餅圓,人間夢圓。在五穀豐登、秋香萬里、共用天倫的美好時節,我們每一名國人都應當銘記“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道理,心懷感恩、心存感激,既感恩情誼,也感恩奉獻,既感恩“小家”,也感恩“大家”,在懂得感恩中將家國團圓夢融入中華復興夢,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奮進的狀態共同譜寫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壯麗篇章。(陳昊岩)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