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讓中非命運共同體更加緊密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系列網評(一)
法制網特約評論員 陳晨晨
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上,中國宣佈了一系列對非務實合作的新舉措,將中非關係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的時代進程中的內涵推至新高度。其中“一帶一路”作為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路徑,是面對時代命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破題之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也是時代的命題。面對時代命題,中國願同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願同國際合作夥伴共建‘一帶一路’,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我們要抓住中非發展戰略對接的機遇,用好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重大機遇,把‘一帶一路’建設同落實非洲聯盟《2063年議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相互對接,開拓新的合作空間,發掘新的合作潛力,在傳統優勢領域深耕厚植,在新經濟領域加快培育亮點。”
首先,對發展的新動力與新機遇的尋求是當下世界最突出的命題,“一帶一路”契中新興世界的發展脈搏,對新興世界特殊發展潛力的拉動與釋放明顯呈現。
進入21世紀以來,尤其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發展的驅動力由北方發達世界向南方發展中世界轉移,非洲涌現了一批擁有民族自信、政局穩定且經濟增速處於世界領先水準的國家。這塊新大陸的勞動力優勢、資源優勢、農牧業和工業化進程的廣闊前景正在鮮明凸顯。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發展是第一位的,是最高程度的國家利益體現。在這一大背景下,“一帶一路”是非洲在歷史更疊關鍵節點上的正向機遇與驅動力,它順應了非洲自身對快速發展和穩定機遇的尋求。
既往五年,在“政策溝通”的大前提之下,“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具體項目在非進展迅速。包括一系列“一帶一路”鐵路旗艦項目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成為非洲大陸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的動力源,這與非洲自身“三網一化”建設的需求高度吻合。相關研究指出,非洲內部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與非洲內部貿易投資的增長、非洲整體GDP的增長呈現強烈的正相關。如果説推進新一輪非洲大陸發展的動力,來自非洲內部優勢因素的長期積累與積極的外部拉力的有機結合,“一帶一路”正是非洲自身優勢與外部拉力良性結合的典範所在。
第二,在可持續、協同發展中實現持久共贏、而非零和博弈,是中非合作成為世界格局中建設性力量的關鍵因素,“一帶一路”正是兩大區域創造性開闢和延拓共同發展空間、實現兩大文明共同復興的機遇所在。
“一帶一路”所倡導的平等合作和務實發展是新型南南關係的導向與堅實基礎。中國是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和非洲增長最快的投資來源國,中資企業是非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最重要的承擔者。一些非洲本土研究機構指出,這是一種投資者和從中受益的非洲國家之間的合作關係。“一帶一路”的合作,是中國與非洲互為機遇、互為支點式的合作。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中非合作將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創新舉措、創新項目進一步轉型升級。從“一帶一路”現有項目看,中資企業在非洲國家實施項目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包括項目的屬地化管理,技術轉移的進一步推進,以及在社會責任履行和環境保護方面積極推進資訊透明與資訊共用。中非有能力在未來的創新合作中進一步塑造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三,長遠來看,在人類社會現代化文明進程中,在未來世界多元化的發展體系中,中非承擔著與傳統成熟的西方發達國家良性互動、推動世界體系的演變更加包容開放的歷史使命。“一帶一路”共用、共建、共用的原則,開放包容的絲路精神,以及塑造世界和平發展環境的建構性心胸有其獨特的吸引力。
在當下保護主義在大西洋兩岸回潮、經濟全球化遭遇挑戰的大背景下,中非在“一帶一路”平臺上互為支點、互為機遇的緊密合作對於改善與傳統西方世界的關係、尋求互利、共贏、多邊的世界新格局尤其影響深遠。從這個意義上説,中非是真正意義上相互扶持的、擁有共同持久發展需求的命運共同體。
在全球發展的歷史脈胳中,中非合作在很多領域尚不成熟,尤其由於非洲大陸經濟發展水準的落後,未來合作的規模和範圍有著巨大提振空間,非洲有望成為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中國則將進一步成長為開拓世界發展新動力、尤其給發展中國家帶來機遇的建設性力量。在這種成長與崛起中,挑戰與阻力無可避免,運用文明的力量、互助的力量跳出困局,從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到走入更廣闊的世界,形成寬廣、深遂的新的發展空間,既是“一帶一路”的要義,也是時代大勢所在。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宏觀研究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