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合作共贏成“時代範本” “八大行動”提升中非合作水準

2018-09-04 12:07:00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字號

  孟秋時節迎高朋,攜手合作促共贏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3日開幕,習近平主席在峰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全面闡述中國加強對非關係的新理念新主張,宣佈中國助力非洲發展的“八大行動”,引起國際社會熱議。

  互利共贏成為 “時代範本”

  本次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把“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作為主題,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發出願同非洲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築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呼籲。中非有著相近的歷史際遇,相同的發展任務,中國夢與非洲夢交織。許多專家認為,面對國際形勢發生複雜演變,共築中非命運共同體反映了中非共同的心聲。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多次提到中非命運共同體,非常有感召力!”波札那中國友好協會執行主席南庚戌表示,這種感召力根植于中非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發展夢想,將中非緊緊相連。中國用自身發展助力非洲發展,最終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不僅“授人以魚”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對非援助,更“授人以漁”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合作和技術交流,堅持“築巢引鳳”。當前,非洲正努力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中國正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非之間的合作潛力巨大。中非共築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將讓雙方的利益紐帶更加緊密。它闡釋出追求合作、共同富裕的內涵,中非合作的核心是為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俄羅斯外交政策、國防與安全領域專家格裏高利特羅菲姆丘克認為,中國與非洲人民都歷經過重重困難與考驗,都有著獨特的民族精神,這使中非之間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共築中非命運共同體並不是一個空洞的“政治項目”,該倡議本身具有迫切的必要性。“考慮到我們今天所面臨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層面的挑戰,未來想要靠一己之力謀求發展很難。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不僅有著牢固的歷史基礎,更是面向未來的保障。中國與非洲國家將攜手向世界展示,如此規模的合作應該如何展開和實現,中非合作也必將成為國際合作的時代範本。”

  “命運與共,這是對中非關係的整體概括”,分享通信創始人蔣志祥對人民網記者表示,習近平主席還在中非企業家大會開幕式演講中提到,生意做到哪就在哪播下友好的種子,項目建在哪就在哪樹起友誼的豐碑。對於中國企業而言,不僅要把中國方案帶給非洲人民,也要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帶到非洲。

  戰略對接助力非洲發展

  非洲國家對參與“一帶一路”的積極性很高,習近平主席不久前訪問非洲時,見證了同塞內加爾、盧安達等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簽署。此次,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抓住中非發展戰略對接的機遇,用好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重大機遇,把“一帶一路”建設同落實非洲聯盟《2063年議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相互對接。

  雪梨大學商學院中國工商管理學教授漢斯杭智科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可以將改革開放的經驗帶到非洲。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推動的發展模式非常適合一些欠發達的非洲國家。“中國通過投資、貿易和教育為非洲穩定發展做出的努力應得到國際社會認可。非洲的穩定發展需要各國各區域多方面的努力,基礎設施僅是提升人民生活水準的一項基本條件,還需要通過服務業、製造業提供就業,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市場。中國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對非洲提供了這種綜合發展政策的國家。”

  南庚戌認為,加強“一帶一路”建設與非洲各國戰略對接將有助於加速推進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經濟發展水準。現有的國際金融治理機構如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門檻”高,效率較低,滿足不了發展中國家的需要。

  特羅菲姆丘克表示,非洲國家一直積極關注“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情況。這一倡議于五年前提出,今天已經走向了全球。非洲國家不僅關注這一倡議的誕生與發展,更是親身參與其中。毫不誇張地説,“一帶一路”建設能為非洲國家未來一個世紀的工業與社會經濟發展鋪路。

  “八大行動”提升合作水準

  在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宣佈了未來對非重點實施“八大行動”,在現場引起陣陣掌聲,也吸引國際輿論關注。

  南庚戌認為,習近平主席宣佈的中國對非務實合作新行動、新舉措高瞻遠矚。中非未來合作將聚焦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人力資源開發、科教文衛、生態環保以及和平安全等各個領域。中國的新舉措非常契合非洲各國經濟轉型發展的現實需要,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普惠性和鮮明的時代特色。“相信這些舉措有助於把非洲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加快非洲工業化進程,提高非洲人民福祉,更有助於推動中非合作加速提質增效,也將為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注入新動力。”

  杭智科認為,中國有著同時幫助多個非洲國家發展的資源,推動這些國家走向國際化。通過中非合作,非洲國家可以將合作延伸到世界其他國家。通過向非洲提供教育、技術和資源,中國也將從這種長期的全球化過程中獲益。

  南非安全研究所專家扎卡裏唐奈恩費爾德認為,中國正經歷空前繁榮時期,中國一直是非洲重要的發展合作夥伴,未來5至10年,中國對非洲而言可能將更為重要。

  特羅菲姆丘克表示,中國與非洲之間的常態化合作已經進行了多年,這也使得今天這一合作關係可以發展到更高的水準。中非合作涉及所有關鍵領域,包括經濟、生産、貿易、人才政策、環境保護、衛生保健以及文化。中非合作的全面性印證了中國的確是本著一種長期而負責的態度經營與非洲國家之間的夥伴關係。中國把提高非洲人民的生活水準放在首位,習近平主席在本次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體現了這一點。

  特羅菲姆丘克認為,中非合作旨在切實提高非洲國家人民的生活水準,合作應改變非洲長期以來的落後面貌,將非洲大陸帶入一個全新的發展軌道。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並不容易,但非洲人民就此顯示出的決心和中非雙方的共同努力讓人相信,“非洲的黎明”將到來。(姚麗娟 李明琪 盛楚宜 徐祥麗 王磊)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