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通訊:金門同胞説通水:水到渠成 融通兩岸

2018-08-05 15: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終於解決了金門缺水的問題,我們都很激動。”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會長陳篤彬5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當天上午,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晉江水通過管道加壓輸送到金門。陳篤彬與很多在福建的金門鄉親,一同在晉江市龍湖水庫,見證了這一時刻。

  資料顯示,金門的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僅1000立方米,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每人平均水資源警戒線。隨著近年來金門用水量逐年增長、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居住在廈門、擔任陳嘉庚紀念館館長的金門同胞陳呈告訴記者,貢糖和高粱酒是金門有名的特産,正是因為金門缺水,而這兩種特産的原料花生和高粱耐旱,因而在金門生長得較好,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

  陳呈説,隨著經濟建設和旅遊觀光的發展,再加上氣候變化,缺水越來越嚴重制約了金門的發展。“不管是住在金門島上的鄉親,還是在福建的金門鄉親、在全球的金門鄉親,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與大陸通水。”陳呈説。

  “我們一直希望能為解決金門的缺水問題出一份力,期盼通水期盼了20多年。”陳篤彬告訴記者,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從20多年前開始,就和金門縣愛護水資源協會一起助力大陸向金門供水的進程。

  特別是,2015年金門自大陸引水項目正式簽約後,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密切關注供水項目,並及時向兩岸同胞介紹項目的進展。

  “今天終於通水了,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感覺通的不僅僅是水,更是兩岸濃濃的情誼。”陳篤彬頗為激動地説道。他向記者透露,下個月就是中秋節,屆時計劃邀請閩臺各地的金門同鄉會成員,來福建參觀供水工程。

  在金門生活了50餘年的楊再平,由於工作的關係多年來常常往返兩岸。“金門從此可以和福建同飲一江水,真是‘親上加親’的事。”5日10時02分,楊再平在金門田埔水庫,見證了來自福建的水在金門接通。他説,福建與金門史緣久,地緣近。廈金“小三通”已經走過17年多,期盼未來進入“新三通”時代。

  楊再平進一步向記者解釋説,“新三通”就是由“通水”開始,期望未來還能“通電”和“通橋”,解決金門要發展長期所面臨的民生、水電、交通等環境資源較不足的困境。

  陳呈多年來也一直期盼著金門的鄉親能喝上大陸的水。他認為,金門通水這一民生問題的解決,對閩臺的發展都將帶來利好。“金門的發展將解決水的瓶頸問題,對兩岸將來的融通一定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他説道。(完)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