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改革開放的精神激勵我奮鬥(我看改革開放40年)

2018-08-05 10:0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法國馬賽國際商貿城外景

  我出生在浙江省溫州市甌江口的一座島嶼——七都島上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在改革開放前,溫州可以概括為“三少一差”:可利用自然資源少,除了礬礦外,可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十分稀少;每人平均耕地在浙江最少,當時不到半畝;公共投入少,從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累計投入只有5.95億元;同時,溫州的交通條件差,沒有機場,也沒有鐵路。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一聲春雷炸響,改革開放大幕開啟,溫州人自此迎來了命運轉折。那時,深圳、珠海、廈門、汕頭開始試辦經濟特區,一些省份開始實行對外開放。緊接著,溫州、寧波、福州等全國14個港口城市也于1984年實行開放。這讓溫州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我見證了溫州老百姓紛紛走出家門甚至走出國門,做生意、辦廠子,爭相涌入創業洪流的時代。“個體戶”一個個做起來了,工廠一間間拔地而起,對外合作的大潮也就此掀開。

  就是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歷史進程中,就是在溫州人“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精神熏陶下,1986年,我也“不甘寂寞”,下決心辭去安穩的工作,在親戚的資助下來到了法國巴黎,尋找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在法國這幾十年,我成立了人生中第一家服裝製造公司,從巴黎移居馬賽進行過“二次創業”,還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與合作夥伴一起投資建造法國南部最大的華商貿易批發城——馬賽國際商貿城……

  在法國的奮鬥歷程讓我深知:因為改革開放,我才得以遠赴海外施展拳腳。而這些年來,也是改革開放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改革開放的精神是什麼?是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早年在海外奮鬥的中國人,大都從打零工做起,洗盤子,做燙工,做裁縫,做學徒……一步一個腳印,不屈不撓,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改革開放的精神是什麼?是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改革開放不僅僅是體制的改革、經濟的開放,更是理念的變革、思想的解放。在改革開放精神的洗禮下,人們不再墨守成規,而是不甘落後、敢為人先、大膽探索、善於創造、勇於第一個“吃螃蟹”。

  改革開放的精神是什麼?是合作共贏的時代精神。這是一個各國相互依存的全球化的時代。2013年,國家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這是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無論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還是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其核心精神之一,就是促進合作共贏,讓這個世界形成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40年腳步鏗鏘,40年物換星移,40年真情不變。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我當初走出去時的那個中國了。每一次回到家鄉溫州,都讓我切實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這座城市再也不是當年那個“三少一差”的地方了。繞城高速、市域鐵路、大型機場……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溫州已經成長為一個生産總值超過5000億元、年貨物進出口總額超過1300億元、擁有“中國鞋都”“中國鎖都”等40多個國家級工業生産基地的現代化都市。

  放眼整個中國,百丈高樓平地起、萬里太空任翱翔……在代表世界最高成就的領域裏,每一處都有中國人的足跡。作為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我們對此既覺震撼,又感自豪。2018年3月,我作為海外僑胞代表列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這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我也下定決心,進一步在助力國家建設、推動中歐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維護華商權益、促進華人教育等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

  吃水不忘挖井人。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華僑華人在海外奮鬥的精彩歷程和成功實踐。踏石就要留印,我們將進一步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讓改革開放的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輝。

  返回目錄 放大縮小全文複製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出生在浙江省溫州市甌江口的一座島嶼——七都島上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在改革開放前,溫州可以概括為“三少一差”:可利用自然資源少,除了礬礦外,可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十分稀少;每人平均耕地在浙江最少,當時不到半畝;公共投入少,從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累計投入只有5.95億元;同時,溫州的交通條件差,沒有機場,也沒有鐵路。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一聲春雷炸響,改革開放大幕開啟,溫州人自此迎來了命運轉折。那時,深圳、珠海、廈門、汕頭開始試辦經濟特區,一些省份開始實行對外開放。緊接著,溫州、寧波、福州等全國14個港口城市也于1984年實行開放。這讓溫州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我見證了溫州老百姓紛紛走出家門甚至走出國門,做生意、辦廠子,爭相涌入創業洪流的時代。“個體戶”一個個做起來了,工廠一間間拔地而起,對外合作的大潮也就此掀開。

  就是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歷史進程中,就是在溫州人“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精神熏陶下,1986年,我也“不甘寂寞”,下決心辭去安穩的工作,在親戚的資助下來到了法國巴黎,尋找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在法國這幾十年,我成立了人生中第一家服裝製造公司,從巴黎移居馬賽進行過“二次創業”,還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與合作夥伴一起投資建造法國南部最大的華商貿易批發城——馬賽國際商貿城……

  在法國的奮鬥歷程讓我深知:因為改革開放,我才得以遠赴海外施展拳腳。而這些年來,也是改革開放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改革開放的精神是什麼?是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早年在海外奮鬥的中國人,大都從打零工做起,洗盤子,做燙工,做裁縫,做學徒……一步一個腳印,不屈不撓,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改革開放的精神是什麼?是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改革開放不僅僅是體制的改革、經濟的開放,更是理念的變革、思想的解放。在改革開放精神的洗禮下,人們不再墨守成規,而是不甘落後、敢為人先、大膽探索、善於創造、勇於第一個“吃螃蟹”。

  改革開放的精神是什麼?是合作共贏的時代精神。這是一個各國相互依存的全球化的時代。2013年,國家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這是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無論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還是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其核心精神之一,就是促進合作共贏,讓這個世界形成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40年腳步鏗鏘,40年物換星移,40年真情不變。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我當初走出去時的那個中國了。每一次回到家鄉溫州,都讓我切實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這座城市再也不是當年那個“三少一差”的地方了。繞城高速、市域鐵路、大型機場……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溫州已經成長為一個生産總值超過5000億元、年貨物進出口總額超過1300億元、擁有“中國鞋都”“中國鎖都”等40多個國家級工業生産基地的現代化都市。

  放眼整個中國,百丈高樓平地起、萬里太空任翱翔……在代表世界最高成就的領域裏,每一處都有中國人的足跡。作為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我們對此既覺震撼,又感自豪。2018年3月,我作為海外僑胞代表列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這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我也下定決心,進一步在助力國家建設、推動中歐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維護華商權益、促進華人教育等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

  吃水不忘挖井人。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華僑華人在海外奮鬥的精彩歷程和成功實踐。踏石就要留印,我們將進一步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讓改革開放的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輝。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