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引源放水,激活基層經驗

2018-07-31 14:44: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摸著石頭過河,從小範圍的自發探索開始,最終由點及面、因小見大,上升為普遍性制度安排,這是中國改革40年的重要經驗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改革開放40年,我們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無不得益於基層探索和頂層設計的良性互動。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就需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激活基層經驗”“把鼓勵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作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

  40年來,正是來自基層的自發探索,為改革前行注入了不竭動力。安徽小崗村的18個紅手印,拉開了農村改革的大幕;深圳蛇口豎起“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在1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上,開啟了震撼世界的發展試驗;被鄧小平同志稱為“異軍突起”的鄉鎮企業,展現著泥土里長出來的工業化模式……站在改革的風口,江河匯聚成川,自下而上的蓬勃生長,凝聚成改革前行的強大合力,為改革寫下激動人心的注腳。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科斯寫道,中國經濟改革的故事是堅強的民營企業家的故事,也是謙遜又剛毅的中國人民為了美好生活奮鬥的故事。中國地域差別大,改革無先例可循,無現成模式可搬。鼓勵基層的自發探索、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在局部範圍內進行差異化的改革嘗試,既可以降低改革的試錯成本,也能夠找到與基層實際相適應的改革方法。可以説,摸著石頭過河、注重激發基層活力,從小範圍的自發探索開始,最終由點及面、因小見大,上升為普遍性制度安排,這是中國改革40年的重要經驗。

  進入新時代,這一經驗也日益成為自覺的改革安排,上升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鼓勵和允許不同地方進行差別化探索”。加強頂層設計,才能為基層探索指明正確方向,避免基層探索的無序化;允許試錯、寬容失敗,才能最大限度激發基層探索、多元嘗試的活力。唱響上下對稱、上下合力的二重奏,中國改革就一定能不斷破浪前行。

  基層不僅是實干家的熱土,更是沸騰的改革實驗室。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自發探索的空間更大,群眾首創精神的活力更足。以發軔于浙江大地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為例,浙江不斷深化探索,把標準化理念融入政府服務全鏈條,不斷提高其可複製性、可推廣性。如今,“最多跑一次”已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各地百姓辦事的常態。精準扶貧的“四看法”成為慣例,取消藥品加成先試點再推開,“河長制”為環境治理找到了基層落點……一根根基層探索的毛細血管,與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動脈相連通,讓改革大局經絡暢通、活力充沛。

  當前,改革在深水區挺進,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發揮群眾首創精神、激發基層探索活力。從量的積累到質的提升,如何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如何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地生根?這些都需要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正確認識“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通過基層探索、多元嘗試做出原創性的回答。只有營造鼓勵探索的環境,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才能讓一切創新創造的活力充分涌流。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40年來,自下而上的生長勢能在神州大地奔涌。今天,一塊塊自由貿易、農村改革、迴圈經濟的試驗區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試驗,試出了改革的方向,驗證了發展的規律。就像恩格斯總結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而由此就産生出一個總的結果”,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改革也將這樣不斷走向輝煌。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31日 05 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