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金磚國家合作:加強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互動發展

2018-07-26 13:01: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金磚國家合作:加強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互動發展

  科技創新與教育領域合作是鞏固金磚國傢夥伴關係的重要基礎。本文分析了金磚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的互動發展情況,前瞻其變革趨勢,並就如何加強金磚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互動發展提出政策建議。

  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之間存在雙向互動關係——重大科技創新總會推動教育系統變革與發展,這種變革發展又能夠更好適應科技創新的新要求,促進科技創新開拓新局面。

  科技創新對教育進步的三大要素(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資料)施加影響,從而帶動教育全面進步。科技創新促進教育者教育觀念的改變和教育能力的提升,催生體現新技術思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者的教學設計與組織能力、知識傳播能力、師生交往能力。科技創新有助於提高教育對象的學習品質,幫助其獲得更多學習機會,促使教育活動更符合科學規律,並拓展教育對象的視野,豐富教育對象的實踐經驗。新興科技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還能有效擴大教育資源覆蓋面,為更多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科技創新會滲透教育全鏈條,為各環節教育資料的更新發展提供必需的技術條件。

  教育進步是科技創新的必要基礎。教育為科技創新提供知識積累,軟化已有學科邊界,引導學生進行多學科知識的積累與整合。教育培養科技創新所需的創新型人才,幫助其提升有益創新的關鍵能力——批判和解決問題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協作能力、創造能力等。教育為新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産力創造條件。現代教育不僅聚焦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技術素養、工程素養和數學素養,還為學生提供一系列創新創業課程,培養其金融、經濟、商業和創業素質。

  金磚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的互動發展及變革趨勢

  加強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的互動發展,有利於形成高效的教育與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有效産出與轉化,同時也有利於提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水準和品質,實現科技創新和教育進步的良性迴圈。從金磚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的互動發展情況來看,一方面,金磚國家教育國際化變革趨勢明顯,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呈現制度化、常態化發展趨勢,也對推動教育進步提出了更高要求。

  金磚國家積極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走向,為科技創新合作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支撐。教育國際化是教育進步的重要體現。在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金磚國家也積極推進教育國際化戰略,大力實施教育國際化政策,以促進教育進步,提高教育品質,培養創新型高素質人才。2016年,印度出臺《國家新教育政策》(徵求意見稿),首次在國家政策中提出要積極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將印度建成“有知識的超級大國”。南非于2017年4月公佈了《南非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框架》(徵求意見稿),提出了全面綜合的教育國際化政策框架,推動開展國際研究合作,以提升高等教育的國際聲譽和創新能力。巴西2017年公佈了新的“科學促進發展”教育國際化計劃,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青年人才為重點,鼓勵加強研究合作與人才交流。俄羅斯2017年公佈了《俄羅斯教育出口潛力開發專項計劃》,把擴大國際學生規模和打造世界一流大學作為教育國際化戰略的重點。中國在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已經明確將國際化作為高等教育長期發展的戰略,為提升教育國際化水準、增強國際創新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可以説,金磚國家推進教育國際化戰略,將有力促進金磚各國的教育進步,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加快推動金磚國家科技創新發展。

  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呈現制度化、常態化發展趨勢,進一步推動了教育進步。當前,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已經呈現制度化、常態化發展趨勢,對金磚國家的教育進步與教育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2月,金磚國家舉行了首屆科技和創新部長級會議,探討通過科技創新領域的戰略夥伴關係推動公平增長和可持續發展,並確定了金磚國家科技創新框架的主要合作領域,推動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邁向新階段。此後,金磚國家還簽署了《金磚國家政府間科技創新合作諒解備忘錄》《金磚國家科技創新框架計劃》及《實施方案》,以及《金磚國家創新合作行動計劃(2017-2020年)》等文件,進一步推動金磚國家間科技創新合作。這些文件特別強調要面向基礎研究領域和重大全球性問題,結合金磚各國發展戰略需要、現實基礎和優勢特色,共同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增強國際科技話語權。這要求金磚國家進一步推動教育進步,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引智工作,以全球視野謀劃並推進人才戰略,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通過金磚國家大學聯盟和網路大學等渠道加強教育合作,提升合作辦學的規模、水準和品質,共同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

  推動金磚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的政策建議

  金磚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的互動發展不僅為金磚各國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力,也為全球提供了區域合作的有益參考。在進一步推動金磚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的進程中,要瞄準世界科教發展前沿,既要有總體層面的頂層設計,又要廣泛激活市場主體力量;既要有順暢靈活的傳導互動機制,又要拓展廣泛而持續的合作空間,致力於打造以金磚國家為中心、輻射帶動更多國家參與的“創新與教育命運共同體”。

  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做好金磚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的戰略規劃。擴大並深化金磚國家政府間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的對話和磋商,統籌規劃,科學佈局,制定金磚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合作機制的總體規劃方案,形成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並上升到各國國際戰略層面,使金磚國家在促進科技創新和教育進步方面有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利用每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開闢有關科技創新和教育進步的專場討論,就合作中存在的難題進行協調,及時清除合作的障礙。充分發揮金磚國家科技創新部長級會議和教育部長級會議作用,圍繞全球科技創新和教育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確定議題,選定開展多邊合作的優先領域,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方案和行動計劃。此外,充分發揮金磚國家各自和整體的比較優勢,建立區域聯動合作機制,確保各項計劃和行動落到實處。

  活躍主體交流,激發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相關社會力量的積極性。企業、研究機構、大學是各國科技創新和教育進步的重要主體,政府部門應搭建平臺、制定政策,支援和鼓勵金磚國家企業、研究機構與大學之間建立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完善産學研合作鏈,促進教育合作,共用教育資源。深化以企業為主導的産學研合作。積極鼓勵社會力量更廣泛地參與金磚國家間科技創新合作,推進基礎性、前沿性和戰略性技術研發合作和成果應用,發展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産學研用結合、創新鏈和産業鏈銜接、大中小企業協作的協同創新機制。

  推進金磚國家的標準化組織、企業、行業協會在新興産業標準制定方面開展合作,加強標準制定的資訊互通,共用技術和經驗。充分發揮金磚國家大學聯盟的作用,開展金磚國家大學間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學位互授等,合力搭建人才培養和交流平臺,推進教育進步。

  創新互動機制,促進金磚國家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的交融提升。完善科技創新與教育進步的互動機制,發揮科技創新對教育進步的溢出效應以及教育進步對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實現兩者的協同提升。以金磚國家間共同搭建科研創新平臺、開展雙邊或多邊科研合作為依託,就當前全球面臨的與人類發展和全球治理緊密相關的重大研究項目聯合培養人才,促進更多關於碩士、博士和博士後階段的合作性項目的生成。把技術創新精神融入金磚國家教育合作中,特別是在高等教育合作中營造追求真理、自由探索的學術氛圍,培養創新所需要的科學精神、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面向科技創新需求,在教育合作中通過課程設置、教學環節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組織實施本科、碩士、博士等各階段人才的訂單式聯合培養,真正推動金磚國家在合作中實現科技創新和教育進步的協同發展。

  開拓合作空間,實現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和教育進步鏈條廣覆蓋。縱向上,加強從創新研究到成果産業化運用、從高等教育到全方位教育的全鏈條合作。加強金磚國家智庫交流,為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和教育進步建言獻策,推動技術創新合作領域從能源、新材料、交通等向網際網路技術、數字技術、環境技術等創新領域拓展;推動教育合作由高等教育向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及培訓延伸,由教育向聯合科研、資訊分享、人文交流拓展。橫向上,瞄準全球科技創新和教育發展前沿,加強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等金磚各國發展路徑中有關技術創新和教育發展合作內容的對接,共建聯合實驗室開展合作大項目,發揮金磚國家合作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金磚機制內的雙邊和多邊科技創新合作,帶動金磚國家與中亞、南亞、南美、非洲等地區國家的合作,進一步建立南南科技創新合作聯盟。

  (作者:黃茂興,係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6AGJ004]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