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96歲泰斗仍每週3台手術......這封信讓董卿當場落淚!

2018-07-17 14:26: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近日播出的一期《朗讀者》引發熱議,主人公是被稱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的吳孟超。

  節目中,合作多年的護士長寫給吳老的信,讓董卿流淚了。信裏到底説了什麼?

  吳孟超:96歲每週堅持三台手術

  據CCTV朗讀者,今年96歲的吳孟超,拯救了超過16000位患者的余生。

  吳孟超創造了中國醫學界乃至是世界醫學肝膽外科領域的無數個第一——

  他主刀完成了我國第一例成功的肝臟手術;

  他翻譯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臟外科入門專著;

  他製作了中國第一具肝臟血管的鑄型標本;

  他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

  他也切除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達36斤的肝海綿狀血管瘤;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鏡下直接摘除肝臟腫瘤的手術;

  他為一名僅4個月大的女嬰切除了肝母細胞瘤,創下了世界肝母細胞瘤切除年齡最小的紀錄;

  他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成為設立以來醫藥衛生界第一個摘得該獎項的科學家,他有力地説道:“我會把一生的精力貢獻給醫學和科學!”

  因為他和他的學生,我國的肝癌術後5年生存率由20世紀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來的48.6%。

  到今天,中國肝膽外科的中堅力量,百分之八十是吳孟超的學生、學生的學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學生。

  父親因為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去世。他學了這一行,卻沒有機會給自己的父親醫治。他在父母的墓前,説:爸爸媽媽,我已經為祖國做了一點事情。

  這位中國肝臟外科之父的右手,握過眾多的獎盃,但卻最契合止血鉗的形狀——筋脈虬結,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內側彎;但又超乎尋常的柔軟細膩,指甲整齊潤澤——食指畸變是因為過去的成千上萬台肝臟手術,細膩靈活是為了未來能再多幫助一個生命。

  在面對病人滿腹腔的充血時,所有人都只能看到滿眼的紅色,但吳孟超的手可以直接伸進去,代替眼睛遊刃有餘地選中血管一掐,血當即就會止住。

  名譽算什麼?!別人不敢做、怕出事的手術,他也做!

  “謝謝”這兩個字,是吳孟超耳朵邊上聽的頻率最高的兩個字。

  在2004年,82歲的吳孟超,不顧眾人反對接下了一台複雜的肝臟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對像是一個叫甜甜的女孩,她的肝臟腫瘤,比籃球還大,所有人都認為只有肝移植一條路可以保命。

  同事偷偷勸吳孟超,説別人都不敢切,你切了,萬一齣了事,你的名譽就沒有了!

  在旁人在乎“晚節”大過天的年紀,吳孟超只認“人命關天”,他果斷地説:我不過就是一個吳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名譽算什麼!

  2004年9月24日早上8點到晚上6點,吳孟超通過整整十個小時的手術,給女孩切掉了腫瘤。女孩説:“後來我選擇了9月24號——讓我獲得再生的日子,和我心愛的人攜手走上紅毯。今天我可以擁有完整的人生,謝謝您。”

  合作多年的護士長寫給吳老的信,令董卿讀哭了

  節目中,董卿分享了幾封他人寫給吳老表達感謝的信。

  董卿讀著讀著就落淚了。

  其中一封,是和吳孟超合作多年的護士長寫的,她在信中這樣向吳老寫道:

  “認識您三十多年了,

  在很多人看來,

  您是個傳奇,

  但只有我看到過,

  手術後靠在椅子上的您,

  胸前的手術衣都濕透了。

  兩隻胳膊支在扶手上,

  掌心向上的雙手在微微顫抖。”

  “嘆口氣説,

  力氣越來越少了,

  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術室裏倒下了……

  你知道我是愛乾淨的,

  記住給我擦乾凈。

  不要讓別人看見我一臉汗的樣子。”

[責任編輯:張曉靜]